一、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是什么?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也就是通过腹腔镜的辅助开展的子宫肌瘤剥离手术。在这种手术中,通过在腹壁上切开的微小口,将具有冷光照明的腹腔镜镜头及操作器械送入腹腔内,利用摄像头系统将腹腔内图像实时传输至显示屏上,医生则通过对屏幕的观察来实施精准操作,将肌瘤进行剥离并移除。和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有着创伤小、恢复快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二、适用范围及禁忌症
有多种类型的子宫肌瘤都可以通过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进行手术,尤其是单发或者多发的浆膜下肌瘤,并且肌瘤的最大直径应≤10cm。如果是肌壁间子宫肌瘤,肌瘤直径需在4~10cm之间,并且多发肌瘤的数目应在10个或以下。对于因肌瘤影响怀孕或者导致习惯性流产的女性,以及短期内肌瘤存在迅速增大的情形,也可以通过此类手术进行治疗。
但是有些子宫肌瘤患者对腹腔镜下剥除术也有禁忌,其中包括妊娠子宫、子宫肌瘤存在恶性肿瘤征兆、直径在3cm以下的肌壁间子宫肌瘤以及肿瘤生长部位比较特殊难以暴露或难以处理的情况等。
三、手术流程概述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流程大致如下:首先,术前准备,包括麻醉、对患者腹部及阴部进行消毒并铺巾等;其次,建立气腹,选择肚脐及双侧的下腹部作为穿刺点,穿刺并注入二氧化碳气体,让腹部膨胀从而形成操作空间;第三,放置腹腔镜,从穿刺点将腹腔镜镜头放入,通过显示屏观察腹腔内情况,并对子宫肌瘤大小、位置及手术方式进行综合评估;第四,肌瘤剥离,通过单极电凝切开肌瘤表面,逐步将肌瘤给完整剥除;第五,创面缝合,将肌瘤剥除后,对创面彻底止血,使用双极或单极电凝对子宫创面处理,确保牢固缝合;第六,取出肌瘤,将剥除的肌瘤瘤核从穿刺口部位取出,必要时可以先将肌瘤分解后再取出,以免切口扩大;最后,关闭切口,对穿刺点进行缝合并包扎,同时将患者腹部及阴部擦干并穿好衣物,至此手术结束。
四、手术效果及术后护理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对子宫肌瘤引发的各种不适症状做到有效改善,如月经周期改变、腹部疼痛等。手术后,患者恢复速度也比较快,对正常生活不会造成较大影响,但需要注意做好相应的术后护理。
患者在术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护理:饮食方面,初期以流质饮食为主,如肉汤等,建议少食多餐并避免油腻、高脂、高糖食物,以免肠道胀气或便秘;运动方面,应尽早下床活动,这样有利于促进伤口的愈合并减少术后并发症,但是要避免做剧烈运动或者重体力劳动;伤口护理方面,要保持伤口的干燥、清洁,避免压迫伤口,在伤口愈合后10天可以淋浴或者轻微的擦洗;除了以上这些,患者还需定期复查,并观察阴道出血情况,有异常要及时就医。另外在术后两个月严禁性生活,以免造成盆腔或子宫感染,术后两年内不建议怀孕。
五、手术风险
虽然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有着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及并发症。相对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可能出现肌瘤遗漏的风险,特别是较小肌瘤的残留。另外,在使用子宫肌瘤旋切器时,肌瘤碎末的崩溅可能造成播散性的肌瘤病,需再次进行手术处理。
总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微创治疗手段,以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渐成为治疗子宫肌瘤的首选方案。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而言,了解手术相关知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是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关键。通过本文的科普,希望对女性患者能起到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