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消化道溃疡你了解吗
2024-06-21 16:12:28
作者:莫翠莲
作者单位: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
消化道溃疡,也称为消化性溃疡,是指胃肠道黏膜在某种情况下被胃酸、胃蛋白酶消化而造成的溃疡。它可以发生在食管、胃和十二指肠,也可以发生在胃、空肠吻合口附近,或含有胃黏膜的麦克尔憩室内。由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比较常见,因此通常所说的消化道溃疡主要指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溃疡特征:溃疡的黏膜坏死缺损超过了黏膜肌层,有别于胃糜烂。

一、消化性溃疡分类:

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消化性溃疡可分为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复合性溃疡(即同时存在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其中,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最为常见。

二、病因

1.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道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会导致胃黏膜损伤,从而诱发溃疡。

2.胃酸分泌过多:胃酸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之一。

3.药物因素: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可能对胃黏膜造成损伤。

4.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受损,易受到胃酸等消化液的侵袭。

5.遗传因素:与遗传因素也有一定的关联。

6.其他因素:包括不良饮食习惯(如高盐、高脂、辛辣食物),应激反应、心理因素、生活压力过大、抽烟、饮酒、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胃排空延缓、胆汁反流、胃肠肽的作用、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等。

三、临床表现

1.疼痛:多数患者表现为中上腹反复发作的节律性疼痛,疼痛的性质多为隐痛、钝痛或饥饿样痛。胃溃疡的疼痛多发生在餐后一小时内,而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则好发于两餐之间。

2.胃肠道症状:包括唾液分泌增多、胃灼热、反胃、反酸以及嗳气、恶心、呕吐等。

3.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失眠等神经官能症的表现,或有缓脉、多汗等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

四、检查方法

内镜检查是确诊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方法。在内镜直视下,消化性溃疡通常呈圆形、椭圆形或线形,边缘整齐,底部光滑,有时可见灰白色或灰黄色苔膜覆盖。

五、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包括抑制胃酸分泌药(如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和抗生素(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药物治疗的目的在于消除病因、解除症状、愈合溃疡并防止复发。

2.手术治疗:适用于出现大出血、药物治疗无效以及消化道穿孔等情况的患者。手术方式包括迷走神经切除术以及胃大部切除术等。

3.其他治疗:如内镜治疗,适用于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可通过喷洒凝血酶、氩气烧灼等方法进行止血治疗。

六、消化性溃疡预防措施

(一)改善饮食习惯

1.定时定量:建立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减轻胃肠负担。

2.清淡饮食:少吃辛辣、油腻、过甜、过酸等刺激性食物,减少胃黏膜的刺激。

3.多吃易消化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这些食物易于消化,不会加重胃肠负担。

(二)药物谨慎使用

避免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这些药物会对胃黏膜造成损害。如需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三)减轻精神压力

学会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可通过听音乐、运动、旅游等方式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四)生活规律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五)加强营养

合理搭配膳食,保证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

(六)消除幽门螺杆菌

如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应及时就医,接受规范治疗,避免病情恶化。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感染者共用餐具等物品,减少传播风险。

(七)适度运动

坚持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抵抗力。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胃肠负担。

通过以上七个方面的预防措施,人们可以有效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同时,如已出现消化性溃疡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规范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