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高血压患者的日常护理与监测
2024-07-17 16:51:51
作者:冯思佳
作者单位:遵化市遵化镇卫生院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高血压这一“隐形杀手”悄然无声地影响着越来越多人的健康。据统计,全球范围内高血压患者数量庞大,且呈逐年上升趋势。高血压不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更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质量和寿命。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日常的护理与监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为您详细阐述高血压患者的日常护理要点与血压监测方法,旨在帮助患者实现血压稳定,享受美好生活。

认识高血压

高血压,顾名思义,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持续高于正常水平。正常血压范围一般定义为收缩压(高压)小于120mmHg,舒张压(低压)小于80mmHg。当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时,即可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其中原发性高血压占绝大多数,其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日常护理要点

1.合理饮食。(1)低盐饮食:减少食盐摄入是控制高血压的关键。建议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避免腌制、熏制等高盐食品。(2)均衡营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低脂乳制品,适量摄入富含钾、镁等元素的食物,如香蕉、土豆、坚果等,有助于降低血压。(3)限制饮酒:过量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建议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4)戒烟:吸烟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戒烟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

2.适量运动。(1)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的有氧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改善心肺功能。(2)避免剧烈运动:高血压患者应避免突然发力、屏气等剧烈运动,以免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3.控制体重。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有助于降低血压。

4.心理调适。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导致血压升高。患者应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帮助。

5.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维持血压稳定。

血压监测方法

1.家庭自测血压。家庭自测血压是高血压患者日常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议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血压,并做好记录。测量前应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吸烟、饮酒等影响血压的因素。测量时应保持安静、放松,手臂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使用经过验证的电子血压计进行测量,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动态血压监测。对于部分病情复杂或血压波动较大的患者,可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该监测方法能够连续记录患者一天中的血压变化情况,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3.定期医院随访。除了家庭自测血压外,患者还应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检查,包括血压测量、心电图、肝肾功能等检查,以评估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特殊情况的应对

1.血压急剧升高。如遇血压急剧升高,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并按医嘱进行紧急处理。

2.药物调整。高血压患者需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以控制血压。在药物调整过程中,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种类。同时,注意监测药物副作用,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3.季节变化。季节变化对血压有一定影响。冬季气温下降时,人体血管收缩,血压易升高;夏季气温升高时,人体血管扩张,血压相对较低。因此,在季节交替时,患者应密切关注血压变化,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结语

血压稳,生活美。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日常的护理与监测是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关键。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心理调适和规律作息等生活方式干预措施,结合科学的血压监测方法和必要的药物治疗手段,我们完全有能力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