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深静脉血栓:外科术后的隐形威胁
2024-06-28 11:31:32
作者:谢文芝
作者单位:湖南省冷水江市人民医院
在外科手术过后,患者往往需要面对诸多的康复挑战,而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就是其中一个不易察觉却潜在危险极大的“敌人”。

一、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

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手术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诱因。手术过程中,患者长时间处于同一体位,下肢静脉血流缓慢。尤其是大型手术,如髋关节置换术、腹部手术等,手术时间较长,静脉壁受到的损伤几率增加。

其次,术后患者身体处于应激状态,血液容易处于高凝状态。这意味着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活性增强,血小板聚集性增加,使得血液更容易凝结成血栓。

此外,患者术后活动受限,卧床时间较长,肌肉收缩减少,无法有效地促进静脉血液回流,这也为血栓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年龄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老年人的血管弹性较差,血液黏稠度较高,本身就存在较高的血栓形成风险。再加上外科手术的刺激,风险进一步加大。

二、深静脉血栓的症状

深静脉血栓的症状在早期可能并不明显,这也是其被称为“隐形威胁”的原因之一。

一些患者可能会感到下肢沉重、胀痛,尤其是在站立或行走后症状加重。如果血栓堵塞严重,可能会出现下肢明显的肿胀,皮肤温度升高,甚至出现皮肤发紫、发亮的情况。

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疼痛,疼痛的程度和位置因血栓的位置和大小而异。如果血栓脱落,随血流进入肺部,可能会导致肺栓塞,此时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等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三、深静脉血栓的危害

深静脉血栓的危害极大,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长期存在的血栓可能会导致静脉瓣膜功能受损,引起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出现慢性下肢肿胀、疼痛、皮肤色素沉着、溃疡等后遗症,即所谓的“血栓后综合征”。

更危险的是,如果血栓脱落并随血流移动到肺部,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就会引发肺栓塞。肺栓塞是一种极其凶险的疾病,可能导致急性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四、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

(一)早期活动

术后早期活动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关键措施之一。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应尽早开始在床上进行肢体的屈伸活动,如足背屈、跖屈、膝关节屈伸等。当身体状况允许时,应尽快下床活动,如散步、站立等。早期活动可以促进下肢肌肉收缩,加快静脉血液回流,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

(二)穿弹力袜

弹力袜通过对下肢施加适当的压力,可以促进静脉回流,减少血液在下肢的淤积。患者应选择合适尺寸和压力的弹力袜,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穿着。

比如,一位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由于下肢活动不便,通过穿着医用弹力袜,有效地预防了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三)药物预防

对于一些高危患者,如具有血栓病史、肥胖、高龄等,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药物预防,如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等抗凝药物。

(四)饮食调整

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避免高脂、高糖、高盐的食物,有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

(五)定期检查

术后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血栓问题。

总之,深静脉血栓虽然是外科术后的隐形威胁,但只要我们充分了解其形成原因、症状和危害,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早期活动、穿弹力袜、药物预防等,就能够显著降低其发生的风险,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让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的生活。

希望通过这篇科普文章,能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深静脉血栓的危害,重视预防工作,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