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其他心血管病伴发,包括:心律不齐、心动过缓或过速、早搏、房颤、室颤等。心律失常发作时,轻者感心悸、头晕、胸闷、心跳停顿感等不适症状,重者会出现黑矇、晕厥,甚至心跳停博。其预后与心律失常的病因、诱因、演变趋势、是否导致严重血流动力障碍有关。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致其衰竭,亦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
因此,有些心律失常患者不仅需要治疗,而且还要注意相关的预防,从生活当中更好的摆脱疾病。那么预防心律失常有哪些好方法呢?以下几点是心律失常的重要预防措施:
1、自我监测、及时发现和就医:心律失常不容易被发现,但也会有自觉症状。只要及早发现,及早采取措施,能避免复发性心律失常。定时监测血压、心率、脉搏等,有助于及时发现心律失常。一旦发生心律失常,不必过于紧张,及时去医院就诊,判断心律失常的性质和有无基础性疾病,根据病情适当药物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2、科学、健康饮食:科学合理安排日常饮食,保证营养丰富,低盐低脂,避免食用辛辣、油腻性食物,避免抽烟饮酒,适当摄入水果、蔬菜,适当选择山药,小米或龙眼等食物,避免过度肥胖。
3、适度工作和休息、劳逸结合:健康规律的生活能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注意劳逸结合,调节空气质量,提高人体抗病能力,避免受凉或感冒、失眠诱发病情。轻度心律失常可适当锻炼身体,可慢走、慢跑等有氧运动,避免剧烈运动。重症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可简单做一些保健运动。
4、稳定情绪、保持心情愉快:减少不良的心理情绪,避免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应该努力做到豁达、快乐的心情,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精神放松,不过度紧张,避免大喜大悲,保持平常心,即使生病也要坚信能克服疾病。
5、合理用药、积极治疗原发病:部分患者需要治疗原发疾病,或需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遵医嘱合理用药,规律服药,定期门诊就诊,经常和自己的主治医师沟通,避免自行加减药量或停药,谨慎自行购买非处方药物,对积极预防心律失常发作和保护心脏功能有重要意义。
心律失常是大家不能忽略的问题,出现心律失常会影响身体健康。在生活中,保持良好、规律的生活、饮食习惯,充足的睡眠,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愉快,根据自身条件适当锻炼身体,定时的自我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合理用药积极治疗原发病,就能很好的预防心律失常发作,避免出现严重的心血管病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