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糖尿病如何确诊及正确选择治疗?
2024-08-08 17:36:04
作者:谭青青
作者单位:桂林市七星区东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内科

糖尿病是临床多见的慢性病,机体内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分泌相对缺乏或绝对缺乏引起的糖代谢、脂肪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紊乱性疾病。糖尿病的危害很多,得了糖尿病应及时治疗,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糖尿病如何诊断及正确治疗。

一、糖尿病的诊断

糖尿病最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吃饭多、喝水多、排尿多,体重下降。糖尿病严重时还会出现皮肤痒、视力下降、脚容易溃烂不好等。

出现下列情况可诊断为糖尿病:随机测量血糖,数值超过11.1mmol/L;或者空腹血糖高于7.0mml/L;或餐后两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超过6.5%。若无任何症状,不同天里测量三次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也可诊断患有糖尿病。

二、糖尿病分类

糖尿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四种。

1型糖尿病多是因为自身免疫功能受损引起的,发病率占糖尿病患者的5%左右,儿童和青少年发病很早。

临床多见的糖尿病都是2型糖尿病,发病率大概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90%之多,多发生在较为肥胖或超重的中老人群中,存在家族遗传倾向。

妊娠糖尿病指的是怀孕后出现的糖尿病,因为孕期雌激素和孕酮的影响,引发妊娠糖尿病。

特殊类型糖尿病,胰岛素遗传缺陷、胰岛β功能遗传缺陷和胰腺外分泌疾病等,引起的糖尿病。

三、糖尿病的治疗

1、一般治疗: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积极做好生活调理,有信心战胜疾病,根据糖尿病不同情况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监测好血糖变化,可以准备家庭用的血糖测量仪,随时测量血糖,记录血糖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2、药物治疗

口服药物治疗

(1)磺脲类药物:2型糖尿病患者积极进行生活治疗,控制饮食、适量运动、减轻体重后,血糖下降效果不好,可使用磺脲类药物治疗。此类药物可刺激胰岛素分泌,对存在一定胰岛功能的患者疗效佳。身材不胖的年轻糖尿病患者,早期治疗效果也较好。肥胖患者使用此类药物,要特别重视饮食调理,逐渐减轻体重,联合双胍类治疗,效果更佳。

要注意,严重肝肾不全的人、严重感染的人、大手术创伤期间、糖尿病酮症以及妊娠糖尿病患者,不可使用此类药物。

(2)双胍类药物:通过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葡萄糖的分解,减少身体对糖的吸收,降低血糖。多用于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饮食改善效果不佳者;2型糖尿病患者仅使用磺脲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联合双胍药物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但血糖不稳定,可加用双胍药物,减少胰岛素使用量;2型糖尿病继发失效使用胰岛素治疗,联合双胍药物,减少胰岛素使用量。

若患者有严重的心、肝、肾、肺疾病,出现营养不良,患有消耗疾病,妊娠期,有严重的感染,糖尿病酮症以及缺氧性疾病等,都不可使用双胍药物治疗。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用于治疗1型和2型糖尿病,联合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使用。伏格列波糖用餐前即刻口服下,阿卡波糖餐前即刻服下。可见放屁多、腹痛腹胀等症状。

(4)胰岛素增敏剂:加强胰岛素作用,促进糖代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联合治疗,心功能不全和有肝病人不可用。

(5)格列奈类胰岛素促分泌剂:瑞格列奈餐前即可服下,随主餐服下,不进餐不可用药。

胰岛素治疗

1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一般治疗每天应注射2-3次药物,强化治疗期每天注射3-4次药物,应根据血糖情况随时调整使用剂量。

2型糖尿病口服药物治疗不佳,联合胰岛素治疗。口服药物剂量不变,晚上睡前10点注射一次中效或长效胰岛素,注射3天调整使用剂量。

糖尿病患者积极用药治疗的同时,也要重视生活调理,健康饮食,不吃含糖高的食物,不吃油腻食物,饮食应低盐,低脂肪,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坚持适宜的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血糖稳定。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