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眼中,打呼噜是深度睡眠的象征,是“睡得香”的表现。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打呼噜,尤其是伴有呼吸暂停的打呼噜,可能隐藏着一种严重的睡眠障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这一疾病,揭示其背后的真相与危害。
什么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一种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或低通气的疾病。它主要分为三种类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ASA)、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SAS)和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MSAS),其中以OSAS最为常见。OSAS患者在睡眠时,由于上呼吸道完全或部分阻塞,导致呼吸气流中断,进而引发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及身体健康。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症状
打呼噜是SAS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但单纯的打呼噜并不等同于SAS。当打呼噜伴有呼吸暂停、鼾声时续时断、超过60分贝时,应高度警惕SAS的可能。这类患者在睡眠中会出现呼吸停止,每次持续时间可达数秒至数十秒,之后通过深呼吸或身体翻动来恢复呼吸,这种过程在整个睡眠过程中反复发生,导致睡眠质量严重下降。
除了打呼噜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还有许多其他症状。患者可能会在睡眠中频繁觉醒,导致白天嗜睡、疲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长期患病还可能引发头痛、高血压、心律失常、糖尿病等并发症。有些人在睡觉时会出现呼吸暂停的间隙,伴有憋气、喘息甚至被憋醒的情况。此外,晨起口干、咽喉疼痛、情绪烦躁等也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表现。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危害
这种疾病对健康的影响不容小觑。由于睡眠质量差,患者在白天容易感到困倦,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增加交通事故等意外的风险。长期的氧气供应不足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巨大压力,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对于糖尿病患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能会影响血糖的控制,加重病情。此外,它还可能影响内分泌系统,导致性激素分泌异常,影响性功能。儿童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能会影响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
如何预防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预防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关键在于多方面的综合措施。首先,保持健康体重至关重要,因为肥胖是此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减重能有效减轻上呼吸道压力。其次,注意生活习惯的调整,避免长时间仰卧睡眠,建议采用侧卧姿势以减少气道阻塞。同时,戒烟限酒,因为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刺激呼吸道,加重症状。此外,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长期熬夜导致身体疲劳。最后,对于有慢性鼻咽部疾病的人群,应积极治疗,以减轻其对呼吸的影响。
总之,打呼噜并不只是睡得香的表现,它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预警信号。我们应该提高对这一疾病的认识,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保障自己的睡眠质量和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