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儿童高热惊厥怎么办?
2024-07-31 11:30:49
作者:赵紫薇 白新凤
作者单位:河北省儿童医院 科研处

有宝妈求助:1岁2个月宝宝凌晨1点突然发现浑身滚烫,喝水过程中开始抽搐,持续大概1分钟后,孩子呼叫没有反应,喂水不喝,怎么办?孩子为什么会发生抽搐,面对这一问题要怎么处理呢?

什么是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又叫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是一种与发热(体温高达39℃以上)相关的惊厥现象,同时也会伴有发热脑部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的症状,是小儿惊厥中最常见的原因。好发于6个月至5岁的婴幼儿,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多伴有意识障碍,即头后仰、双眼上翻或凝视、口唇青紫、双手握拳、四肢伸直、手脚不停抖动、大小便失禁等等。通常发生在发热后24小时内,持续时间短,一般不超过5分钟。

热性惊厥分为单纯性热性惊厥和复杂性热性惊厥,单纯性热性惊厥占发作的大多数。单纯性热性惊厥成全身性对称性发作,发作持续时间短,通常1~3分钟,可自行缓解,24小时内无复发。发作后意识恢复正常快。复杂性热性惊厥呈局限性发作,持续时间可持续15分钟以上,24小时内发作多于2次及以上,发作后精神不能恢复,体温正常1~2周后脑电图仍异常,出现活动异常,预后较差。约有1%~2%可发展成癫痫,家长需要提高警惕。

发生热性惊厥的原因?

热性惊厥的病因尚未明确,其发病原因可能与发热、脑神经系统发育和遗传学有关。

1.发热:热性惊厥多发生在婴幼儿期,由于婴幼儿的体温调节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在发热时出现体温迅速升高的情况。一般体温高于38℃,就有可能引发热性惊厥。

2.脑神经系统发育:婴幼儿的脑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当出现发热时,神经细胞的代谢、氧气消耗量和血流量都会发生变化。同时,发热可引起未成熟的大脑组织出现过度兴奋状态,产生强烈放电,出现惊厥发作。

3.遗传特点:热性惊厥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特点,家族中有其他成员曾发生过热性惊厥的婴幼儿,发生热性惊厥的概率会更高。

如何正确处理热性惊厥?

1.确保患儿呼吸道通畅。热性惊厥发作时,应立即让患儿取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去除孩子附近的坚硬或尖锐物体。解开衣领,用手娟或纱布及时清除患儿口鼻腔内分泌物。清理口周围分泌物,用纱布或软毛巾清理口周围的唾液和残渣,但不要强行探入患儿口中。如果口中有食物残留,将头转向一侧,不要试图将食物取出。

2.加强防护。惊厥发作时,保持镇静,注意防止碰伤、坠床等,切勿刺激患儿,切忌撬开牙冠、按压或摇晃患儿肢体,以防患儿皮肤损伤、骨折或脱臼。保持周围环境安静,室内光线不宜过强,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刺激。

3.快速降温。物理降温可用温毛巾轻轻、反复擦拭大动脉走行处,如颈部、腋下、肘窝、腹股沟等,快速散热;也可用冷毛巾或退热贴放置于患儿前额、颈部、腋下、腹股沟区进行冷敷。药物降温一般口服退烧药或肛塞退热栓,如泰诺林、美林等。热性惊厥大多数呈短暂发作,可不急于使用止惊药物治疗。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详细记录惊厥的时间、间隔时间及次数、发作类型、伴随症状、以及精神状态。注意体温、脉搏、呼吸以及心率的变化,检测体温变化情况。

5.及时就医。惊厥持续5~10分钟以上不能缓解,或者短时间内多次发作,及时到医院就医。

热性惊厥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1.热性惊厥常见于体质不错的婴幼儿,因此家长不要因为孩子体质好就放松警惕。

2.常备退烧药,观察测量体温,一旦体温超过38.5℃,及时服用退烧药,避免高热引起惊厥。特别是有热性惊厥家族史和既往史的患儿,更需要随时关注体温变化,避免发热时出现体温骤然升高或突发高热等情况。

3.根据天气和室温变化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避免过热或着凉。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保持生活环境的清洁,注意通风,在传染性疾病流行季节,做好个人防护。

4.合理饮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等,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水平。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