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小孩抽动症,是调皮还是病?
2024-07-12 15:03:53
作者:邓君
作者单位:桂林市妇幼保健院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行为总是多种多样,有时活泼好动,有时安静专注。然而,当一些孩子频繁出现不自主的抽动行为时,这往往会引起家长的困惑和担忧。这些行为是孩子的调皮捣蛋,还是一种需要关注的病症呢?本文将深入探讨抽动症,帮助大家正确理解和应对这一神经发育障碍。

一、抽动症是什么?

抽动症(Tourette Syndrome, TS)是一种儿童期起病的神经精神障碍,其主要特征是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肌肉抽动,常伴有发声抽动。这些症状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给他们的学习和社交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1.定义与特征

抽动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其症状表现多样,但主要包括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两大类。运动性抽动如眨眼、耸肩、甩手等,而发声性抽动则包括清嗓子、哼哼声、重复词语等。这些症状的出现是无意识的,孩子无法自控。

2.发病率与普遍性

抽动症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尤其在儿童期更为常见。它不分国界、种族或社会经济地位,任何孩子都有可能受到影响。因此,对于抽动症的认知和关注具有普遍意义。

3.对孩子的影响

抽动症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导致他们在学校、家庭和社交环境中遭受误解和排斥。这些症状可能让孩子感到自卑、焦虑,甚至影响到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抽动症的症状表现

抽动症的症状多种多样,每个孩子的表现都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这些症状可以分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两大类。

1.运动性抽动

运动性抽动是抽动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孩子可能会频繁地眨眼、耸肩、甩手、扭动身体等。这些动作看起来像是无意识的,孩子往往无法控制。在某些情况下,这些抽动可能会因为紧张、焦虑或疲劳而加剧。

2.发声性抽动

除了运动性抽动外,发声性抽动也是抽动症的一个重要特征。孩子可能会发出清嗓子、哼哼声、重复词语等声音。这些声音有时是有意义的,有时则是无意义的。和运动性抽动一样,发声性抽动也是无意识的,孩子无法自控。

3.症状的多样性与个体差异

抽动症的症状表现具有多样性和个体差异。不同的孩子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症状组合和严重程度。有些孩子可能只有轻微的抽动症状,而有些孩子则可能受到严重的影响,无法正常生活和学习。

三、抽动症与“调皮”的区别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调皮行为往往被视为正常现象。然而,当这些行为变得频繁、无法自控时,就需要我们警惕是否可能是抽动症的表现。

1.调皮行为与抽动症的区别

调皮行为通常是有目的性的、可控的,而抽动症的症状则是无意识的、不可控的。调皮行为往往是孩子为了吸引注意、表达情绪或探索环境而做出的,而抽动症的症状则是由于神经系统的异常而导致的。

2.抽动症对孩子的影响

抽动症对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有着显著的影响。在学校,他们可能因为抽动症状而受到同学的嘲笑和排斥,导致自尊心受损。在家庭,他们可能因为无法控制的抽动而遭受家长的误解和惩罚。这些影响可能导致孩子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四、抽动症的成因探索

抽动症的成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遗传、生物学和环境等多个方面。

1.遗传因素

家族研究表明,抽动症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抽动症患者,那么其他成员患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2.生物学因素

脑部结构与功能的异常也被认为是抽动症的一个重要成因。研究表明,抽动症患者的脑部某些区域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常,这可能导致他们出现不自主的抽动行为。

3.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如压力、感染等也可能触发或加重抽动症的症状。这些因素可能对孩子的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导致抽动症状的出现或加剧。

五、治疗抽动症的策略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控制抽动症症状的一种有效方法。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症状开具适当的药物,如抗抽动药物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减轻症状,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

2.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也是治疗抽动症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习惯逆转训练、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抽动行为,减少症状的发生。

3.教育与心理支持

除了药物治疗和行为疗法外,教育与心理支持也是治疗抽动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增强自我认知和改善社交技能。同时,学校也应该提供适当的教育调整,以创造更加包容和支持的学习环境。

总之,抽动症是一种需要社会共同关注和理解的神经发育障碍。通过正确的认识和有效的治疗策略,我们可以帮助抽动症孩子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支持的环境,让他们健康成长。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