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一年四季都可引发感染。感染腺病毒可导致腺病毒肺炎,是儿童群体中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病毒肺炎的主要类型之一。近年来,腺病毒肺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因其易发生并发症、易留下后遗症和高病死率而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
什么是腺病毒?
腺病毒为非包膜病毒,根据基因组同源性将腺病毒分为A~G共7个种,目前已确认104种型别,其中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型别有HAdV-B3、7、11、14、16、21、34、35、55、66、68、76、77、78、79 型等。
腺病毒如何传播?
腺病毒普遍存在于鸟类和哺乳动物中,容易在高湿度和低气温下生存,其潜伏期一般为2~21天,平均为3~8天,潜伏期末至发病急性期传染性最强。传染源是有症状的感染者和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有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粪口传播等,对儿童高度敏感。传染性较强,在密闭、拥挤和潮湿的环境常可引起暴发流行,如学校、托幼机构、室内游泳池等场所。
为什么在游泳池容易感染腺病毒?
游泳池的湿度和温度很适合腺病毒传播,尤其是缺乏阳光直射的室内游泳馆,如果没有经过严格的紫外线或含氯消毒剂消毒,当腺病毒携带者进入泳池后,游泳池内的人员直接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的水、物品等,就可能造成腺病毒感染。
感染腺病毒后有哪些症状?
感染腺病毒后可累及多个系统如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眼部等,其中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腺病毒呼吸道感染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咽炎、鼻卡他症状等。该病起病急,初期突发高热,退热后很快复升或持续高热难退,常见连续高热3~7天,同时伴有鼻塞、咽痛、头痛、食欲不佳等症状。部分患儿出现呕吐、腹泻、腹痛,少数可见结膜充血、渗出性扁桃体炎、颈部淋巴结肿大的表现。部分患儿可发展成肺炎、毛细支气管炎或中耳炎等。累及泌尿道可引起急性出血性膀胱炎和尿道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表现。
怎样确定是否感染了腺病毒?
可通过采集鼻咽拭子进行腺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测,腺病毒核酸检测的准确性要高于抗原检测,但鼻咽拭子的检测结果需要医生结合临床症状来综合判断,因为阳性结果只代表有病毒排出,不代表患儿的症状就是由腺病毒引起的。
感染腺病毒后怎么办?
感染腺病毒后,不用过于紧张。如果出现持续高热、心慌、气促等症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大部分腺病毒疾病为自限性,轻症一般5-7天左右发热可退,伴随症状随之改善。
有无疫苗或特效药?
目前尚无可供使用的人腺病毒疫苗,同时缺乏临床使用的特异性抗腺病毒药物。
如何预防?
1.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要避免揉眼睛、咬手指。
2.要尽量避免接触“感冒病人”。
3.避免到人多拥挤、空气流通不佳的公共场所。
4.游泳前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淋浴。在游泳过程中佩戴好泳帽、泳镜等,尽量避免呛水或吞咽,如果泳镜进水,切勿用手揉眼,及时用清水冲洗。
5.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预防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