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溺水者在救上岸后,首先应进行的急救措施是什么?
2024-07-12 15:15:42
作者:黎业钊
作者单位: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在夏日的海滩、游泳池或是任何水域附近,溺水事件时有发生,而溺水后的急救措施则是决定溺水者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当我们将溺水者从水中救出后,一系列迅速而准确的急救步骤对于挽救生命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溺水者救上岸后应首先进行的急救措施,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一、什么是溺水溺水,作为一种突发性的紧急状况,其后果往往令人猝不及防。溺水发生时,人体因缺氧和可能的呼吸道阻塞而迅速陷入危险状态。此时,及时的救援和正确的急救措施是挽救溺水者生命的关键。当我们成功将溺水者救上岸后,首要任务是迅速评估其生命体征,并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以恢复其呼吸和心跳功能。 二、溺水者救上岸后的初步判断在将溺水者救上岸后,我们需要迅速而冷静地进行初步判断。首先,观察溺水者的意识和反应,尝试轻拍其肩膀并大声呼喊以检查其是否清醒。若溺水者无反应,则需要进一步检查其呼吸和心跳情况。通过观察胸廓起伏和触摸颈动脉搏动,我们可以初步判断溺水者是否处于心跳呼吸骤停状态。 三、首先应进行的急救措施一旦确认溺水者处于心跳呼吸骤停状态,我们需要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心肺复苏(CPR)

若溺水者心跳呼吸停止,我们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两个步骤。首先进行30次胸外按压,按压深度至少达到5-6厘米,频率为100-120次/分钟。按压时应确保胸廓充分回弹,避免按压过深导致肋骨骨折或内脏损伤。

清除口鼻异物

首先,我们需要将溺水者头部偏向一侧,用手指或纱布清除其口鼻中的杂草、泥土、呕吐物等异物。这一步至关重要,因为任何阻塞气道的异物都可能阻碍空气的流通,导致窒息。在清除异物时,我们应保持轻柔而迅速的动作,避免用力过猛导致呼吸道损伤。

开放气道

接下来,我们需要采用仰头抬颏法或双手抬下颌法打开溺水者的气道。这一步骤的目的是确保空气能够顺畅进入肺部。对于疑似颈椎损伤的患者,我们应使用推举下颌法以避免加重颈椎损伤。在开放气道后,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胸廓起伏和听呼吸音来判断气道是否通畅。

人工呼吸

随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每次吹气时间应超过1秒,并确保看到胸廓起伏。心肺复苏需要持续进行,直到溺水者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或专业医疗团队到达并接管救治。

四、心肺复苏的具体步骤与注意事项在进行心肺复苏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按压位置与深度:胸外按压应位于胸骨下半部,即两乳头连线中点处。按压深度应足够以推动心脏排血,但避免过深导致损伤。

按压频率与节奏:按压频率应保持在100-120次/分钟,节奏均匀有力。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效果不佳。

人工呼吸技巧:在进行人工呼吸时,应确保气道通畅并捏紧溺水者鼻孔以防漏气。吹气时应观察胸廓起伏并避免过度吹气导致胃胀气。

减少中断: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中断次数和时间,以保证复苏效果。若需更换按压者或进行其他操作,应迅速而准确地完成。 五、其他注意事项保持冷静:在急救过程中保持冷静和镇定至关重要。慌乱和紧张可能导致操作失误和延误救治时间。

寻求帮助:在进行急救的同时应指定他人拨打急救电话并寻求专业医疗团队的支援。专业医疗团队的及时介入将大大提高救治成功率。

保暖措施:溺水者上岸后可能因体温过低而陷入危险状态。因此我们需要为其做好保暖措施以防失温症的发生。 六、小结溺水者救上岸后的急救措施是挽救生命的关键环节。通过及时有效的清除口鼻异物、开放气道和心肺复苏等步骤我们可以迅速恢复溺水者的呼吸和心跳功能减少永久性损伤的发生。因此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急救意识和技能水平为溺水者争取更多的生机与希望。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