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主任医师郭冀珍指出,目前我国高血压知晓率和治疗率分别为51.6%和45.8%,总体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对于农村居民,获取信息渠道较少、接受健康教育意识较差、对高血压疾病了解较少。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村空巢老人人数逐年增加,老年人考虑子女自身压力,不愿意打扰其正常生活,逐渐增加自身精神、物质负担,饮食方面只想简单解决。其次,与子女共同生活者,部分老年群体因不是自己做饭、共同进餐,家庭成员烹饪方式的差异性、膳食习惯均对自身的饮食依从性产生不利影响。
高血压的症状
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有的高血压患者会有以下症状:阵发性眩晕、头部胀痛、胸闷不适、疲倦或不安、心悸、耳鸣、手指麻木等。严重时会出现高血压危象:短期内血压骤升,并出现剧烈头痛、烦躁、心慌、恶心、呕吐,可发生卒中、心肌梗死等。
高血压的危害
1.对心脏的影响:高血压加速心脏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同时使心脏的需氧量增加。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心脏血管,管腔变小,血流中断或变细,容易导致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2.对大脑的影响:当情绪激动、过度兴奋,或剧烈运动时,血压急骤升高,造成脑出血或脑梗死。
3.对肾功能的影响:高血压与肾脏功能相互损害,长期高血压,会导致高血压肾病,引起双肾弥漫性萎缩、缩小、肾功能恶化,引起尿毒症。
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能有效防治高血压
1.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摄入。每天盐不多于6g,即普通啤酒盖去掉胶垫后,一平盖约为6g。食盐量包括烹调用盐及其他食物中所含钠折合成食盐的总量,相当于钠2000mg,少放酱油味精,少食用加工食品。长期服用降压药会导致人体中钾离子的丢失,应进食含钾食物,含钾较高食物有香菇、紫菜、海带等。
2.合理膳食。(1)限制脂肪的摄入:适宜植物油;应忌动物油、生猪油、熏肉;烹调选用植物油,如橄榄油或菜籽油,每天每天≤25g;每周吃2次鱼。(2)适量摄入蛋白质:高血压病人每日蛋白质的量为每公斤体重1g为宜。如每日1两瘦肉、1个鸡蛋、2两家禽肉或者鱼肉。如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3)主食每天女4两,男6两;粗细搭配,一个星期吃2~3次粗粮如小米、紫米、玉米等。(4)少食甜食。(5)多吃新鲜水果蔬菜:每日8两蔬菜及4两水果,如胡萝卜、西红柿、黑木耳等深色蔬菜要占到总蔬菜量的一半。
3.控制体重。≥65岁老年人体重指数标准为26.5kg/m2。
4.戒烟。研究表明,吸一支烟后心率每分钟增加5~20次/分,收缩压增加10~25mmhg。吸烟使心脏病的危险增加2~4倍。
5.限酒。高浓度的酒精会导致动脉硬化,加重高血压。男性每日饮用酒精量应<25g,女性每日饮用酒精量应<15g。白酒、葡萄酒(或米酒)、啤酒饮用量应分别<50ml、100ml、300ml。
6.适量运动。规律、循序渐进、根据自身年龄和体质适度运动。宜选择有氧代谢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骑车、登楼、登山、球类、健身操等为好。掌握“三、五、七”的运动是很安全的。“三”指每天步行的3km,时间在30分钟以上;“五”指每周要运动5次以上,只有规律性运动才能有效果。“七”指运动后心率加年龄约为170,这样的运动量属中等度。
7.心理平衡。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表现是紧张、易怒、情绪不稳,这是使血压升高的诱因。可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培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遇事要冷静、沉着;当有较大的精神压力时应设法释放,向朋友、亲人倾吐或鼓励参加轻松愉快的业余活动,将精神倾注于音乐或寄情于花卉之中,使自己生活在最佳境界中,从而维持稳定的血压。
8.自我管理。定期测量血压,1~2周应至少测量一次。定时服用降压药,自己不随意减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