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静脉血栓栓塞症
静脉血栓栓塞症是由于血液在静脉内异常凝结,导致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进而引发的一系列病症。深静脉血栓(DVT)是其中一种常见类型,它通常发生在下肢深静脉内,阻塞静脉回流,引起局部血液回流障碍。而肺动脉栓塞(PE)则是DVT的严重并发症,当血栓脱落并随血流进入肺动脉时,会阻塞肺动脉,导致呼吸困难、胸痛甚至死亡。
二、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
静脉血栓的形成通常与长时间久坐、久站、卧床不动,妊娠状态、肥胖体质,以及经历大型手术、严重创伤、癌症、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因素相关。除此之外,静脉曲张、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也被视为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显著增加了个体发生静脉血栓的风险。对于存在这些高危因素的人群而言,亟须进行早期的风险评估、持续的监测,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保障个体的健康与安全。
三、静脉血栓的症状与危害
静脉血栓的症状并不会特别明显,轻者仅表现为小腿或手臂的肿胀、疼痛,重者则会发展为深静脉炎,出现皮肤溃疡、肌肉萎缩等症状。更为严重的是,当血栓脱落并随血流进入肺动脉时,则会引发肺动脉栓塞,导致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甚至晕厥、死亡。由于静脉血栓的隐匿性,许多患者往往在症状明显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四、康复护理:预防静脉血栓的有效手段
1. 定时活动与体位调整:对于需要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的人群,如办公室白领、长途驾驶员、长期卧床的病人等,应定时进行活动,调整体位。对于卧床病人,应定时翻身,加速血液回流,避免血液淤滞。此外,可以尝试将下肢抬高20—30厘米的方式,利用重力作用促进静脉回流。
2. 踝泵运动:踝通过踝关节的背伸、跖屈和旋转活动,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具体做法为:取平卧位,最大程度地向上勾足尖并保持10秒,然后用力绷脚,足尖尽力向下踩并保持10秒,最后踝关节旋转10秒。所有动作20次为1组,每日3-4组。
3. 合理使用弹力袜:弹力袜,也称为医用压力袜或梯度压力弹力袜,是一种具有梯度压力的长袜,可在足踝部建立最高支撑压力,并顺着小腿向上逐渐递减。这种压力梯度有助于改善静脉瓣功能,促进下肢静脉血回流,减少血流瘀滞。对于静脉血栓高危人群,如骨科手术后患者、医护人员、老师等长时间需要站立的人群,建议穿弹力袜预防静脉血栓。
4.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有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每天饮水量应保持在2500毫升以上,但需要注意避免过多摄入含糖饮料和咖啡因。
5. 合理饮食与生活习惯:建议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和植物蛋白的食物,如黑木耳、生姜、大蒜、洋葱、绿茶等,这些食物有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应戒烟限酒,控制血糖血脂,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6. 药物治疗与监测:对于存在静脉血栓高危因素的患者,如手术后病人、长期卧床病人等,应遵医嘱给予抗凝治疗。抗凝药物可以有效抑制血栓的形成和蔓延,是静脉血栓栓塞症治疗的基础。在使用抗凝药物期间,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凝血指标监测,确保药物疗效和安全。
7. 心理护理与观察:静脉血栓患者在康复期间往往伴随着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医护人员和家属应关心和鼓励患者。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下肢周径、皮肤颜色以及有无胸闷、咳嗽、胸痛等症状的出现,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总之,通过科学的康复护理和预防措施,我们完全有能力将静脉血栓栓塞症控制在萌芽状态。从定时活动、踝泵运动到合理使用弹力袜和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再到合理饮食与生活习惯的调整,以及必要情况下的药物治疗与监测。每一项措施都是斩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一把利刃。让我们行动起来从生活的点滴做起,让静脉血栓不再成为威胁我们健康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