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医疗器械安全管理
2024-07-31 16:53:34
作者:张力文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

医疗器械是医生的“好帮手”,日常的就医、诊断、治疗等都离不开医疗器械。那么您知道医院器械的安全管理知识都有哪些吗?这篇文章带给您答案。

什么是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指的是用于人体疾病诊断、预防、监护等作用的设备、工具或者其他物品。医院中的电脑、试剂等也属于医疗器械,虽然这些设备并不直接参与到人体治疗、诊断中,但是也有着辅助的作用,能够为医生检查诊断提供必要信息。比如血压计、血糖仪、呼吸机,甚至是小小的温度计、创可贴等都属医疗器械。此外,隐形眼镜、玻尿酸、光子嫩肤等看似是美容产品,实际上也属于医疗器械。

现在市面上的医疗器械都一定是安全的吗?

任何医疗器械都不存在绝对安全的这种说法,都有一定的使用风险,即使是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在破碎后还存在汞中毒的可能性。所以科学规范地对医疗器械进行安全管理和使用至关重要,如果家庭医疗器械出现不良事件,则需要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向医院、经营商等进行反馈,减少这类事件发生的概率。

医疗器械分类

1.第一类是指风险程度相对较低,在经过管理后能够确保其安全性的医疗器械,如医院中最常见的手术衣、手术帽、纱布绷带,各种外科手术器械等。

2.第二类是指存在一定安全风险,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管理的医疗器械,如血压计、体温计、医用缝合针、助听器、显微镜等。

3.第三类是指具有一定风险,需要进行特殊管理的医疗器械,如人工晶体、血管支架、血液透析装置、心脏起搏器等

医疗器械安全管理

1.质量管理。在对医疗器械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质量管理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医疗器械的质量直接关乎着患者的诊治效果。相关部门需要制定规范且严格的相关标准与法律要求,在根本上保障医疗器械的质量。医疗机构在对医疗器械进行采购时,也需要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正规材料,避免出现假冒伪劣的产品。家庭在日常生活中购买医疗器械时,一定要到正规的大药店或医院进行购买,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还可以登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查询系统对自己所购买的医疗器械进行查询,了解其是否正规、安全。

2.医疗器械存储与使用。医疗器械的种类多种多样,所以在对医疗器械进行储存时,一定要根据医疗器械的类型进行针对性储存,避免影响医疗器械质量。医疗器械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所以在医疗器械安全管理中,对于部分医疗器械,需要在有效期内使用。对于无菌包装的医疗器械,一定要注意避免损坏包装,如果包装不小心损坏,则需要及时丢弃,不可以进行二次使用。此外,一次性医疗器械也不可以重复使用

3.医疗器械的维修与保养。在医疗器械的安全管理中,维修与保养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尤其是对内镜、超声仪、核磁共振等器械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将直接决定着检查的精准度。这就需要医院建立专门的医疗器械维修与保养计划,确保对医疗设备进行及时、科学。系统性检查与维护,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医疗器械的质量,延长大型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

4.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与指导。当下的医护人员都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医疗技术,但是在社会发展进步中,医疗事业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这就需要医院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与指导,使医护人员对先进的医疗器械有着更加深刻的认知,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水平,确保医疗器械能够被正确、规范地使用。

5.加强对医疗器械的监控。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医院在日常工作中需要重视对医疗器械进行监控。医院需要安排专业的医护人员每天对重要医疗器械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医疗器械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第一时间对其进行记录,汇报给上级,以减少医疗事故的出现。在日常工作中医护人员也需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对医疗器械的使用感受,重视患者的意见与建议,提高医疗器械管理水平。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