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高血压科普之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2024-07-16 16:56:49
作者:彭玉兰
作者单位: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东坑镇卫生院
高血压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对于病人的身体健康构成了较大的影响。疾病的发生与病人的生活、饮食、运动等息息相关,因此针对这一疾病的治疗,除了按时用药之外,还有助于改变生活的方式。那么,高血压病人日常生活需要注意哪些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合理饮食

(1)每天需要严格的控制能量摄入,建议吃复合糖类的食物代替葡萄糖、白糖等添加糖,如淀粉、玉米等。

(2)限制每天饮食中脂肪的摄入量。可以适当的吃一些海鱼,主要是由于海鱼中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进食之后可以让胆固醇氧化,降低血浆中胆固醇的指标,避免血小板产生凝聚,防止形成血栓,对于预防高血压并发症具有显著的效果。

(3)摄入适量的蛋白质。鱼类的蛋白质,可以每周适当的摄入2~3次,有助于改善血管的通透性以及弹性,增加尿钠的排出量,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4)限制含钠饮食的摄入,多吃一些含钾、钙的食物,在肉汤中有氮浸出物,会增加人体的尿酸,容易加重肝脏、心脏以及肾脏的负荷,因此需要避免喝肉汤。

(6)每天保证盐的摄入量不超过6g,这样可以有效的稳定血压指标,还能够避免产生水钠潴留的情况。

2.定期检测血压

(1)针对初诊以及血压控制不理想的病人,需要每天早、晚各测量1次血压,连续测量7天,并详细记录数据,取后6天血压的平均值作为调整药物的参考。

(2)对于血压控制效果比较稳定的病人,则每周需要选择1~2天测量血压,早、晚各1次。

(3)在测量血压前30min之内不可以不吸烟、饮酒、喝咖啡,并排干净尿液,安静休息5min之后的量,避免在测量期间说话、活动等。

(4)测量血压期间,需要保证上臂与心脏处于一水平线上,这样测得的血压指标数据更加准确。

(5)测量血压时需要连续测量2~3次,并间隔1~2分钟测量1次,取后2次的平均值,避免第1遍测量的血压值由于突然加压刺激而偏高影响准确性。

3.坚持运动

若是血压指标仅仅是轻微的偏高的情况下,并且没有出现不舒适的症状,可以通过体育运动的方式调节血压,具体可以参考以下几种运动:

3.1有氧运动

如慢跑、快走、骑车、游泳等,这些运动有助于提升病人的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从而降低血压。每周保证5天左右的运动,每次20~30分钟。

3.2等长运动

指的是身体活动使用保持在原位,实施恒定的肌肉张力,关节不发生移动,如平板支撑、靠墙静蹲、踮脚尖、臀桥等。这些运动能够缓解精神压力,稳定血压的指标。训练的初期,可以从30秒开始逐渐的增加时间。

3.3轻度力量训练

如哑铃、举重、弹力带等,这些运动能够锻炼肌肉力量以及耐力,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建议每周练习2~3次,每次20~30min。

4.规律作息

4.1早晨起床

高血压的病人需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不可太晚起床,建议每天6点左右起床,之后可以进行深呼吸、慢走等,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代谢功能。

4.2早餐时间

每天需要保证规律的进食早餐,时间需要在起床后的1个小时内。并且需要严格的控制热量、盐分等的摄入,选择一些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食物,如豆浆、燕麦粥、全麦面包等。

4.3午休时间

在午休时间期间,病人需要适当休息、放松,但不建议休息的时间过长,一般维持在30分钟,避免对夜间的睡眠质量产生影响。

4.4晚餐时间

晚餐应该需要在6点左右进食,避免用餐时间过晚,并且需要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水果、蔬菜、鱼类等,避免摄入过量的油脂以及盐分。

4.5睡眠时间

建议高血压的病人每天能够保证不少于7小时的睡眠时间,避免由于睡眠时间不足,影响身体正常的额代谢能力以及自身免疫力,导致高血压病情加重。

高血压的发生以及发展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因此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若是能够注意各种生活上的细节,配合按时用药,就能够有效的稳定血压的指标,从而避免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保持健康的状态。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