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肠胃炎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2023-08-18 17:03:07
作者:冯振洁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柳州市人民医院
肠胃炎可分为急性肠胃炎和慢性肠胃炎,急性肠胃炎发生时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如果发展至慢性肠胃炎,影响到患者的日常饮食,还有可能导致患者身体消瘦,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营养不良。那么,得了肠胃炎怎么办?如何为患者进行护理?

哪些人容易患上肠胃炎

肠胃炎是由寄生虫、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肠黏膜炎症,免疫力较差、难以抵御病原体侵袭的人更容易患上肠胃炎;此外,非甾体抗炎药物可刺激胃黏膜并造成损伤,因此经常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的人容易患上肠胃炎;有酗酒、暴饮暴食、喜食辛辣刺激食物的人也容易患上肠胃炎,原因是以上不良饮食习惯容易导致胃肠黏膜损伤,给病原体的侵入带来可乘之机。对于成年人而言,夏秋季节是急性肠胃炎的高发时间,其中细菌性肠胃炎高发于夏季,病毒性肠胃炎则高发于秋冬季;对于儿童而言,由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痢疾杆菌感染引发的急性肠胃炎多发生于6~8月,而由轮状病毒感染引发的急性肠胃炎则多发生于10~12月。

肠胃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肠胃炎的症状表现缺乏“典型”特征,患者的普遍表现有腹痛、腹泻、腹胀、恶心、呕吐、反酸、嗳气、食欲不振等表现,部分呕吐、腹泻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脱水等表现,如果是因为药物导致的急性肠胃炎,还有可能出现呕血、黑便等表现。由于其他疾病也有可能导致以上症状表现,而疾病不同、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患者不应该盲目按照肠胃炎进行治疗,而是应该及时前往医院接受更加专业的检查,待确诊为肠胃炎后再进行针对性治疗。

如何预防肠胃炎

首先,应该做到饮食规律,即定时定量,忌暴饮暴食。吃饭的过程中应该做到细嚼慢咽,一方面可以使食物与唾液更加充分的混合,一方面可以使食物被切磨得更加细致,从而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减轻胃肠的负担。对于生冷辛辣的刺激性食物或饮品,应尽量少吃、少喝,远离烟酒。

其次,应保持精神状态的轻松愉快。肠胃炎虽然是消化系统疾病,但精神因素与肠胃炎的发生也与精神因素有关。如果长期处于紧张、抑郁、恐惧的精神状态,大脑皮层功能将会受到影响,迷走神经功能将会出现紊乱,从而导致胃壁内的血管发生痉挛,进而引发胃溃疡或胃炎。

得了肠胃炎怎么办

首先应该进行饮食调理。应该鼓励患者多喝水,如果条件允许,多喝淡盐水,可以弥补上吐下泻导致的脱水,改善患者的水电解质紊乱问题。对于肠胃炎患者,总的饮食原则是易消化、营养丰富、低脂肪、低纤维、高铁、高蛋白、少油脂、富含维生素等,烹饪方式应以清炖、烩、蒸、煮等,食物应加工到细、碎、软、烂。如果患者出现急性腹泻伴呕吐症状,可禁食1日。如果患者病情较轻,可为其安排流质食物或半流质食物,不仅可以补充营养,还能减轻对患者胃肠的刺激,待患者症状逐渐减轻后,再由流质食物过渡到半流质食物,最后恢复为普食。值得注意的是,肠胃炎患者需要忌食一些食物,如:胃炎患者:大米饭(粥)、红薯、玉米面、生姜蒜、葱头、蒜薹、韭菜等辛辣味蔬菜,南瓜、玉米,西瓜、草莓、柑橘、西红柿等凉性水果,杏、桃;浓茶、果汁、面酱、碳酸饮料,煎鸡蛋、炒鸡蛋、炒面、炒饼、炒饭、肥肉等油腻食物及油煎油炸食品,等等;肠炎患者:蒜薹、生姜蒜、葱头、韭菜等辛辣味蔬菜,牛奶、羊奶、海鲜、牛羊肉等,偏凉性水果,浓茶、果汁等刺激性饮品。

其次应该注意个人卫生。三餐前、每日方便后均应该洗手;如果需要外出就餐,应自备碗筷及一次性餐具,以免造成交叉感染;隔夜的食物不可直接食用,而是应该煮沸加热后再食用;处理食物时应使用不同的砧板分开处理生食和熟食,以免造成交叉感染;腐败变质的食物应禁食,病死的家禽牲畜也应该禁食;不喝生水;饭菜应烧熟煮烂再吃,特别是水产品。

此外,应该为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为精神压力较大、情绪悲观消极的患者进行压力疏导和语言鼓励,不仅可以提高患者配合度,还有助于减轻精神因素对胃肠功能造成的抑制,减轻患者的症状;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胃肠炎的病因、危害、治疗方法,从而使患者自觉保持健康合理的饮食生活习惯,从而间接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应该鼓励患者多运动,以提高免疫力,不给病原体以可乘之机。

最后,应该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对于细菌性肠胃炎,可指导其合理使用诺氟沙星、氟哌酸胶囊、环丙沙星等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时应该严格遵守医嘱或说明书要求,不可过量,以免引发严重不良反应。蒙脱石散是常见的胃肠炎治疗药物,其可以在胃肠道黏膜形成一个保护层,对胃肠炎进行有效治疗,因为其安全性较高,因此可以放心为儿童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蒙脱石散不得过量使用,以免起到相反的作用。对于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引发的肠道感染,盐酸小檗碱片(黄连素)是特效药,可谓是物美价廉。此外,临床还可以使用妈咪爱、培菲康、整肠生等药物来调整菌群失调问题,对胃肠炎导致的急性腹泻或慢性腹泻均有一定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