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雾化吸入作用应注意事项
做雾化的时间。通常对小儿做雾化的最佳时间是小儿进食或者吃完辅食后的一到两个小时为宜,这是因为这个时间段,能够避免造成小儿出现恶心或者是呕吐等症状。
选择合适的喷头。因为小儿的鼻腔还没有完全发育,鼻腔结构相对较窄、且鼻甲弯曲,为此,在雾化过程中,许多的雾化颗粒还没有到达呼吸道,经过鼻腔的时候就停留了下来,从而难以达到有效的雾化治疗效果。而口腔显然比较宽敞,为了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给小儿进行雾化治疗,最好选择口腔吸入的喷头。年龄较小的幼儿在雾化治疗上,对口腔吸入的喷头比较抗拒,很难配合吸入治疗,所以对于实际情况,还是选择面罩式喷头做雾化吸入较好。
安静的治疗环境。部分家长认为小儿在哭闹的时候会张大嘴巴,这个时候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更好,但是实践研究证明,小儿在安静的环境下正常呼吸,所吸入的药物会更多,这是因为小儿在哭闹时,表现为呼气更多,吸气更少,膈肌上升导致呼吸更浅,无法进行有效充分的呼气和换气,从而就降低了药物的有效吸入。为此在对小儿进行雾化吸入时,应该让小儿处在一个安静的环境当中。让小儿的心情保持平静,这样能让药物更加充分吸收,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不要随意中断。通常雾化吸入治疗的时间大概在五到十分钟左右,在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时,不能随意地进行中断,避免因为中断影响治疗的效果,如果是宝宝出现剧烈性咳嗽或者是完全不配合治疗,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暂时停止吸入,待到小儿停止咳嗽或者是状态更佳时再进行雾化治疗。
治疗后要洗脸、漱口。用面罩做完雾化吸入治疗后,家长要及时用温水或者是温毛巾为小儿擦脸,在擦洗的过程中,要注意着重擦洗面罩覆盖的面部区域,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药物残留在小儿的皮肤上引起皮肤过敏和皮肤刺激。
小儿雾化吸入的认识误区
1.用静脉制剂代替雾化吸入制剂进行使用。这是因为静脉制剂中含有酚以及亚硝酸盐等防腐剂成分。如果小儿吸入后会导致哮喘疾病的发作,同时非雾化吸入制剂的药物在使用上达不到有效雾化吸入的颗粒的吸入标准,不能够通过呼吸道进行清除,继而有可能会停留堆积在患者肺部,进而增加了小儿肺部的感染疾病的概率,所以在雾化吸入治疗上不推荐使用静脉制剂来替代雾化吸入制剂的使用。
2.雾化吸入抗菌性药物。就目前而言,雾化吸入治疗的抗感染性药物还很少,对于一些抗感染性的雾化吸入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方面还缺乏必要的医学根据,对于非雾化吸入抗感染药物,可能会对患者造成诸多不良的反应。比如说呼吸麻痹、肌肉无力或者是神经肌肉接头阻断等症状同时注射剂型中抗氧化剂和防腐剂等辅料的使用,还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呼吸道痉挛等后果。
3.雾化的雾量越多越好。在一定时间内,雾化释放出来的雾量越多,小儿吸入的药量也就加大,然而这种情况也需要格外的注意,这是因为短时间内小儿大量的吸入的药物到体内,这种情况有可能会导致小儿肺部积液过多,也就是常见的肺水肿,又或者是造成小儿气道内附着的干黏稠分泌物在接触过多水分后,在短时间里大量稀释膨胀,造成小儿出现急性气道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