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胆结石?超声检查来帮忙!
2024-06-19 15:18:59
作者:唐顺玉
作者单位:北海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
在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小小的“石头工厂”,它可能会在不经意间给我们带来麻烦,这就是胆结石。也许您会好奇,这小小的胆结石到底是怎么回事?别着急,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胆结石的神秘面纱,了解一下超声检查是如何成为我们对抗胆结石的得力助手。

一、胆结石究竟是什么?

胆结石,简单来说,就是在胆囊或胆管内形成的像石头一样的固体物质。这些“石头”的成分各不相同,有的主要由胆固醇构成,有的则以胆红素为主,还有的是由两者混合而成。想象一下,胆囊就像一个小袋子,胆管则是连接这个袋子和其他器官的通道,如果在这些地方形成了坚硬的结石,就可能会阻塞胆汁的流动,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胆固醇型胆结石通常是由于胆汁中胆固醇含量过高,超过了胆汁酸和磷脂所能溶解的限度,多余的胆固醇便会析出形成结晶,逐渐聚集成结石。胆红素型胆结石则多与胆道感染、胆汁淤积等有关,胆红素在细菌作用下发生水解、氧化,形成不溶性的胆红素钙沉淀。

举例来说,小张平时特别喜欢吃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等,而且还不爱运动,导致胆汁中胆固醇浓度过高,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胆结石。

二、胆结石是怎么形成的?

胆结石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就像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谜题”。首先,胆汁中的成分失衡是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胆汁中胆固醇过多,或者胆汁酸和磷脂相对较少,胆固醇就容易析出结晶,逐渐形成结石。其次,胆囊的收缩功能减弱也会增加胆结石的风险。胆囊就像一个“压缩机”,如果它不能有效地收缩,胆汁就会在胆囊内停留过久,给结石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此外,肥胖、快速减肥、长期不吃早餐、遗传因素等都可能是胆结石的“幕后推手”。

举个例子,小李是一位办公室白领,由于工作繁忙,经常不吃早餐,午餐和晚餐又多以油腻的外卖为主。长期的不良饮食习惯导致他的胆汁成分发生变化,胆囊收缩功能也受到影响,最终患上了胆结石。

三、胆结石有哪些症状?

胆结石的症状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毫无感觉,而有些人则会饱受折磨。常见的症状包括右上腹疼痛,这种疼痛可能会放射到肩部和背部,尤其是在进食油腻食物后更为明显。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如果胆结石阻塞了胆管,还可能会引起黄疸,表现为皮肤和眼睛发黄。

比如,王大妈在一次家庭聚餐后,突然感到右上腹剧痛,家人赶紧将她送到医院,经过检查发现是胆结石发作。还有赵先生,最初只是感觉右上腹隐隐作痛,伴有消化不良,他没太在意,后来症状逐渐加重,去医院一查,才知道是胆结石在作祟。

四、超声检查如何发现胆结石?

这时候,超声检查就登场啦!超声检查就像是医生的“透视眼”,能够清晰地看到胆囊和胆管内的情况。在检查时,医生会在您的腹部涂上一层耦合剂,这耦合剂能让声波更好地传导,然后用探头在腹部移动,通过声波的反射来生成图像。胆结石在超声图像中通常表现为强回声光团,后方伴有声影。而且,超声检查不仅能够发现胆结石,还能确定结石的大小、数量、位置以及胆囊的形态和功能。

比如说,通过超声检查,医生可以清楚地看到胆囊内有一颗直径约 1 厘米的结石,位置靠近胆囊颈部,同时还能观察到胆囊壁是否增厚、胆囊是否有炎症等情况,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五、超声检查的优势

相比于其他检查方法,超声检查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首先,它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对身体没有任何伤害,无论是孕妇还是儿童都可以放心接受检查。其次,超声检查操作简便、快捷,通常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完成检查,而且可以在床边进行,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非常方便。此外,超声检查的费用相对较低,性价比非常高。

六、如何预防胆结石?

既然知道了胆结石的形成原因和危害,那么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按时吃早餐,少吃油腻、高胆固醇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其次,要适当运动,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另外,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期熬夜,保持心情舒畅。

总之,胆结石虽然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通过超声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同时注意预防,就能够有效地保护我们的胆囊健康,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