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血压、血糖,体检中的“重头戏”
2024-06-19 15:28:16
作者:兰双丽
作者单位:柳州市柳城县人民医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不断加强,定期体检已经成为许多人关注健康的重要方式。而在众多体检项目中,血压和血糖的检测无疑是两大核心项目,它们就像是我们身体健康的“晴雨表”,能够反映出许多潜在的健康问题。本文将详细为大家科普血压和血糖的相关知识,并教给大家如何在体检中正确理解和处理这两个关键指标,以便更好地维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一、血压:心脑血管的“守门神”

血压,这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词,实际上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这个看似简单的生理指标,却是我们心脑血管健康的重要“守门神”。

那么,血压的正常范围是多少呢?对于成年人来说,正常的收缩压(高压)应在90-139mmHg之间,舒张压(低压)应在60-89mmHg之间。当血压持续高于这个范围时,我们可能就会面临高血压的风险。高血压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它会悄无声息地损害我们的心脑血管系统,增加心脏病、中风等严重疾病的发生风险。相反,血压过低也可能导致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休克,因此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至关重要。

如何正确测量血压呢?首先,在测量前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保持安静状态至少5分钟。测量时,可以选择坐位或卧位,使上臂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这样可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同时,使用合适的袖带,不要过紧或过松,以免影响测量结果。在测量过程中,应保持呼吸平稳,不要说话或移动。为了获得更准确的结果,建议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

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关键在于调整我们的生活方式。在饮食方面,要减少盐分摄入,增加富含钾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钾元素有助于降低血压,保护心脑血管健康。同时,保持适量的有氧运动也是降低血压的有效途径,如散步、慢跑、游泳等。这些运动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从而降低血压。

二、血糖:能量的“调度员”

血糖,即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是我们体内能量的重要来源。它就像是我们身体的“能量调度员”,负责将能量输送到各个器官和组织,以维持我们的生命活动。

正常的血糖范围是多少呢?一般来说,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围为3.9-6.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应小于7.8mmol/L。当空腹血糖持续高于7.0mmol/L或餐后两小时血糖高于11.1mmol/L时,可能意味着我们患上了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它会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如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因此,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如何正确测量血糖呢?通常我们会使用血糖仪进行指尖采血检测。在测量前,应清洁双手并晾干,确保试纸和血糖仪的干净与准确。按照说明书正确操作血糖仪,将试纸插入血糖仪中,然后用采血针轻轻刺破指尖,将血滴在试纸上。在规定时间内读取结果,并记录血糖值。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建议定期校准血糖仪并更换试纸。

预防和控制高血糖同样需要我们从生活方式入手。在饮食方面,要控制糖分摄入,少吃高糖食物和饮料,如糖果、蛋糕、甜饮料等。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粗粮、蔬菜等,这些食物有助于减缓血糖升高的速度。同时保持适量的运动也是降低血糖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体检建议与实际操作

在体检过程中,我们应重点关注血压和血糖的检测项目,并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定期体检: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体检,特别是针对血压和血糖的检查。这样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 选择专业机构:进行体检时,应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或专业的体检中心,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准备与咨询:在体检前应注意休息和饮食,避免影响检查结果。同时,可以提前向医生咨询相关注意事项,以便更好地准备体检过程。

4. 结果解读与应对:在拿到体检报告后,应认真阅读并理解各项指标的含义,特别是血压和血糖的数值。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调整生活方式。

四、总结

血压和血糖作为体检中的两大核心项目,对于我们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文的科普,希望大家能够更加重视这两个生理指标,并学会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体检结果,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健康。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