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正确使用轮椅,让您出行自由
2024-06-19 15:45:37
作者:黄侯萍
作者单位:防城港市中医医院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轮椅作为老年人及行动不便者的重要代步工具,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轮椅不仅帮助行走能力减低的老年人自由活动、锻炼身体,还让他们享受外出乐趣,提升生活信心。然而,使用不当会降低舒适度,甚至导致跌倒等身体损伤。因此,了解轮椅特性,选择合适轮椅并掌握正确使用方法至关重要。

一、轮椅的选择要求

选择一把合适的轮椅,是确保使用者舒适度和安全性的第一步。不合适的轮椅,如坐位太浅、高度不够,或坐位太宽、长度不够,都可能对使用者造成伤害。面对市面上各色各样的轮椅,我们该如何选择呢?

1. 座位宽度:患者坐下时,双臀两侧与轮椅内侧面之间应各有2.5cm的空隙,以确保舒适度和稳定性。

2. 座位长度:患者坐下时,腘窝部(膝盖后方的凹陷处)与座位前缘之间的间隙应为6.5cm,以防止膝盖受到压迫。

3. 座位高度:测量患者坐下时足跟(或鞋跟)至腘窝的距离,再加4cm。在放置脚踏板时,板面至少应离地5cm,以确保脚部的舒适度。

4. 靠背高度:靠背的高度应根据患者的坐高及上半身功能而定。靠背越高,稳定性越好;靠背越低,则上身及上肢的活动度越大。

5. 扶手高度:患者坐下时,肘关节屈曲90度,再向上加2.5cm,这是扶手较为适宜的高度。

二、轮椅的基本操作流程

掌握轮椅的基本操作流程,是使用轮椅的前提。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

1. 打开与收起

打开时,双手掌分别放在坐位两边的横杆上(扶手下方),同时向下用力打开。收起时,先将脚踏板翻起,然后双手握住坐垫中央两端,同时向上提拉。

2. 轮椅坐姿

躯干:臀部紧贴后靠背,坐姿端正,双眼平视。上身稍向前倾,双手握住轮椅扶手,肘关节保持屈曲。

下肢:双膝关节屈曲,髋与膝部处于同一高度;双足平行,双足间距与骨盆同宽。

3. 减压训练

每隔15-20分钟,用双上肢支撑身体,抬起臀部进行减压。不能用手支撑起身体者,可将躯干侧倾,使一侧臀部离开座垫,持续片刻后换另一侧臀部抬起,交替地给左、右臀部减压。

4. 推进与后退训练

推进:坐稳后保持身体平衡,双眼注视前方。双臂向后伸,肘关节微屈,手握轮环。身体前倾,双臂同时用力搬动轮环向前推。

后退:双臂动作相反,身体微前倾,缓慢后退。

5. 转换方向训练(以转向左侧为例)

先将左手置于手动圈后方,左臂略向外侧旋转,身体重量通过左手传递至车轮内侧。以左手将右侧车轮向后转动,同时右手在正常姿势下将右侧车轮转向前方。

三、轮椅的使用技巧

在不同的地形和环境下,使用轮椅的技巧也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使用场景和对应的技巧:

1. 平地上推轮椅:在平地推轮椅时一定要匀速前进,注意前方有无障碍物。在遇到障碍物时一定要减速通过,切不可用力过猛,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意外伤害。

2. 上坡推轮椅:在遇上坡路时,老人后背紧贴轮椅椅背,身体前倾以保持平衡,从而维持轮椅推动的速度和保证安全。

3. 下坡倒退轮椅:在遇下坡路时,老人身体紧贴轮椅靠背,双手握紧臂托。推行者倒退缓慢下坡,同时注意观察后方路面情况。

4. 上小台阶:在遇到有小台阶的道路时,老人身体紧贴轮椅靠背。推行者用脚踩压后方横杆使轮椅前轮跨上台阶后,再将后轮推上台阶边缘。

5. 下小台阶:在下小台阶时,老人背向台阶下方并紧贴轮椅靠背,身体前倾。推行者先将后轮滑下台阶再将前轮滑下。

四、注意事项

为了确保轮椅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度,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

1. 安全检查:在每次使用轮椅之前都要认真仔细地检查轮椅的安全性能,确保轮椅无任何问题之后方可使用。

2. 保存环境:轮椅的保存环境也很重要。环境不可过于潮湿或温度过高,因为这样的环境会大大缩短轮椅的使用寿命。

3. 定期保养:轮椅一定要定期保养检查,有问题及时发现并检修,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使用者并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4. 协助上下轮椅:协助老人上下轮椅时必须拉起车闸固定车轮并翻起脚踏板以免绊倒。

5. 安全乘坐:协助老人尽量靠后坐稳并脚踏在脚踏板上同时系上安全带。

6. 平稳推行:推轮椅时双手用力要均匀、平稳以避免颠簸。必要时可加约束带以保证老人安全。

7. 预防压疮:长时间乘坐轮椅的患者要注意压疮的预防并定时进行臀部减压。

通过了解和掌握这些关于轮椅选择、操作、使用技巧以及注意事项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轮椅这一辅助工具,为老年人的出行和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