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知识要掌握
2024-06-19 10:13:40
作者:韦慧君
作者单位:河池市人民医院
一、引言:认识急性心肌梗死的紧迫性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急性心肌梗死(AMI)如同一枚隐形的炸弹,随时可能威胁到我们的生命安全。AMI,简而言之,就是心脏的冠状动脉突然发生完全闭塞,导致心肌严重缺血坏死的一种紧急医疗状况。这不仅仅是一个医学术语,更是无数家庭面临的生死考验。时间,在这一刻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对于AMI患者来说,每一秒的延误都可能意味着心肌细胞的不可逆损伤,甚至生命的消逝。

因此,掌握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知识,对于每一个普通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能让我们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挽救他人的生命,更能让我们自己或家人在遭遇不测时,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二、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识别

了解并识别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症状,是进行有效急救的第一步。典型的AMI症状包括突发的、剧烈的胸痛,这种胸痛往往呈压榨性、憋闷感,仿佛有重物压在胸口,让人难以忍受。这种疼痛还可能放射至背部、下颌、颈部、手臂等部位,尤其是左臂内侧。此外,一些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大汗淋漓、呼吸困难、晕厥等不典型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特定人群,由于其感知能力下降或神经病变,可能无法准确描述胸痛症状,而表现为其他非特异性症状。因此,对于这些人群,我们更应保持高度警惕,一旦发现任何异常,都应立即就医。

三、急救步骤:从发现到送医的每一步

一旦发现有人疑似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我们应迅速而冷静地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1. 保持冷静:首先,我们自己要保持冷静,避免紧张情绪传递给患者,加重其心理负担。

2. 原地休息:指导患者立即就地平卧或背靠座椅休息,避免任何形式的活动,以减少心肌耗氧量,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3. 拨打急救电话: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如120),并简要说明患者的情况和所在位置。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可以继续安抚患者情绪,保持其呼吸道通畅。

4. 阿司匹林自救(需谨慎):对于已知自己为高危人群且手头有阿司匹林的患者,且确认无过敏史和出血风险的情况下,可考虑嚼服300毫克阿司匹林作为自救措施。但请注意,这一步骤应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切勿盲目自行处理。

5. 避免自行送医:强调不要自行驾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以免在途中发生意外或延误救治时机。应等待专业急救人员到来后,由他们进行转运和救治。

四、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预防总是胜于治疗。为了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2. 控制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我们需要定期监测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同时,避免肥胖和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

3.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心脏健康检查,如心电图、心脏彩超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干预潜在的心脏问题。

五、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康复与生活调整

对于已经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来说,康复和生活调整同样重要。他们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和康复锻炼,以促进心肌功能的恢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他们还需要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继续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此外,他们还需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寻求心理支持和必要的心理咨询。

六、结语:携手共创健康未来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但它并非不可预防和治疗。通过掌握急救知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接受规范的治疗与康复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关注心脏健康,为自己和家人的幸福安康保驾护航。同时,也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心血管健康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和自救能力,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