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吃了小龙虾肌肉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明显是胃肠问题还要验血?
2024-07-12 12:10:05
作者:卢丹玉
作者单位: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
小龙虾是春夏季夜宵界的顶流,食用小龙虾过量被送进医院治疗的报道并不鲜见,曾有新闻报道我国著名跳水运动员吴敏霞的丈夫张效诚,因一个人吃了三斤小龙虾住进ICU,还一度上了热搜。所以小龙虾虽然美味诱人,但食用不当也可能引发健康问题。很多人也会有疑问:白天剧烈运动后吃了好几盒小龙虾,晚上肌肉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心跳加快,到医院后医生为何不多问胃肠的问题反而却要验血?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种疾病名称叫“横纹肌溶解综合症(Rhabdomyolysis ,RM),也称Haff病”。1924年,国际上首次报道了波罗的海沿岸哈夫地区因食用水产品24小时内导致的不明原因的横纹肌溶解综合症的病例,因而人们又称之为哈夫病(Haff Disease),该病发生可能与大量食用水产品及个体因素有关。那到底什么是横纹肌溶解综合症呢?RM是指由各种原因所致横纹肌的崩解和破坏,使得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CK)等细胞内成分进入血液循环,引起机体内环境紊乱,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一组临床综合征。那RM的临床症状有哪些呢?如全身表现有发热、乏力、恶心呕吐、心动过速、精神异常等;局部表现为肿胀、肌无力、肌肉疼痛;并发症表现,如电解质紊乱、急性肾损伤、代谢性酸中毒等。相信大家看到这里估计都能解答“白天剧烈运动后吃了好几盒小龙虾,晚上肌肉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心跳加快,到医院后医生为何不多问胃肠的问题反而却要验血?”这问题的疑问了吧。

其次,横纹肌溶解综合症的病因主要有哪些?影响RM发生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物理因素二是非物理因素,其中物理因素包括:外伤挤压、高热、剧烈运动、强体力劳动、电击等。非物理性因素包括:感染、药物、毒物、自身免疫性疾病、电解质紊乱、内分泌及遗传代谢性疾病等。物理因素中的外伤挤压引起RM是最常见的,挤压综合征是指受外部重物长时间的挤压躯体或躯干肌肉丰富的部位造成的损伤,造成大量肌肉组织缺血坏死,出现以高血钾、肌红蛋白尿、肢体严重肿胀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挤压综合征发生时可导致肌肉缺血坏死、严重者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从而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药物是引起横纹肌溶解症较多的非物理因素原因之一,如大剂量给予他汀类及合用贝特类、大环内酯类、地高辛、细胞毒类、华法林等药物。因此临床在长期运用他汀类药物时需应定期监测血CK、MYO等能够反映横纹肌溶解的血清学指标以及评估其危险因素。有研究报道CK用来预测发生横纹肌溶解的重要性。还有些报道则通过临床数据分析制定了横纹肌溶解的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或死亡的风险评估表,其包括血磷、血钙、CK等血液指标。此外,偶有因食用水产品导致中毒的事件报道,广为人知的2008年江苏南京的小龙虾事件,有专家称食用小龙虾患者发生横纹肌溶解的病因可能是未知的毒素。有研究报道称在对小龙虾进行的化学分析及发病患者的生物样品检测中没有找到任何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的相关危险元素,意味着截止目前尚未找到“小龙虾事件”的元凶。另外,北京大学免疫学系博士王月丹说:“小龙虾导致的横纹肌溶解很可能另有原因———据媒体报道,不少出现症状的患者,在购买小龙虾食用时都是在家自己反复清洗加工过的。如果小龙虾外壳残存有药剂,经过洗涤并且长时间的水煮后,小龙虾壳上的有毒物质也会被大量稀释,也不至于迅速引起中毒,甚至没有引起任何消化道症状。因此,推测引起横纹肌溶解的药剂有可能是在虾肉中。”

所以临床诊疗过程中如遇到食用小龙虾等水产品后出现的可疑横纹肌溶解患者,我们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综上所述,RM的相关辅助检查项目有:CK,血肌酐,血尿素氮,电解质,血、尿肌红蛋白,血小板,凝血功能,尿沉渣等。CK是反映肌细胞损伤最敏感的指标,不仅用于诊断,也用于判断预后。由此可以看出食用小龙虾后导致的RM验血是非常必要的。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