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聊一聊孕期产检的指导与护理
2023-06-16 15:49:59
作者:廖丽华
作者单位: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
孕期产检从时间方面来分有早期的检查、中期的检查和晚期的检查,从检查的手段来说,第一有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心脏情况。第二是查血的项目、查尿的检查,叫做实验室的检查,包括甲状腺功能,还有B超等影像学的检查,有的时候还需要做染色体检查,比如无创DNA或者羊水穿刺。总之,孕妇怀孕以后,应该找一个医院定期检查,不要频繁的更换医院和大夫,定期检查的好处就是医生检查完这次的产前检查,会给你预约下一次产前检查的时间,不会出现漏项目的现象。必要的检查进行完了,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可能会增加一些检查。比如对于有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孕妇,可能会比别的孕妇检查更多一些。

产检项目

产检主要是用来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和孕妇的身体状况,一般来说产检的项目都包括彩超检查、听胎心、抽血化验、做胎心监护等。产检应该有10次左右,在不同时期产检检查的项目是不同的,例如在孕早期主要是建档、检查彩超等,中孕期做唐氏筛查,在24周以后会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有的还需要做糖耐量检查。每次孕检应测血压和体重了解孕妇是否有血压升高,在孕23-28周需做彩超进行系统性排畸检查,即大排畸检查,在孕晚期每月进行一次超声检查,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

产检时间表

产检时间通常在孕28周前,每一月产检一次,孕28-36周之间,每两周产检一次,孕36周后每一周产检一次。具体项目有早孕6-8周,超声确定宫内孕,抽血作甲功、病毒性肝炎系列、肝肾功、血尿常规等检测,必要时查孕酮HCG。孕11-13周,行NTB超、早期唐氏筛查抽血。孕16-19周,中期唐氏筛查抽血。孕22-24周,系统B超。孕24-28周,糖尿病筛查抽血。孕26-28周,必要时行胎儿心脏B超。孕30-32周,常规B超检测。孕34周后,定期行胎心监护、脐血流检测,复查肝肾功、血常规等。孕37-38周,常规B超复查,若一切正常,至孕41周,无产兆时需要住院催产。

产检注意事项

一、做血检要记住空腹,不要进食,不然会影响检查的正常进行。

二、妇科B超检查的时候需要注意憋尿,只有在膀胱充盈的情况下才能进行,需要注意尿检可能需要晨尿。

三、做孕检的前几天要注意吃的清淡,不要吃辛辣或者动物血性的食物。

四、穿棉质内衣,不要穿有金属饰品的衣服,内衣不带钢圈,身上的金属配饰也要摘下,方便做检查。

五、在做检查前需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不要熬夜,多锻炼,要营养均衡。

孕前期注意事项及护理

一、叶酸可以防止胎儿神经管畸形,在怀孕前三个月需要遵医嘱规范应用叶酸。

二、避免接触有害的物质,孕妇应远离二手烟,避免接触化学品。

三、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孕妇要做到早睡早起,饮食要规律,避免熬夜。

孕中期注意事项及护理

一、此时大部分的女性早孕反应也消失,食欲有所改善,可以适当慢慢恢复正常饮食,但注意切勿暴饮、暴食,以免导致消化系统失调、肥胖等现象。

二、注意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铁剂等微量元素。

三、注意按计划定期产前检查。

四、注意是否出现腹痛、阴道流血等异常情况,随时就医。

五、如果没有高危妊娠风险因素,可以适当地进行性生活,但注意清洁卫生,不宜过频,过于粗暴。

六、注意适当地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

七、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熬夜,避免过激的情绪变化。

孕晚期注意事项及护理

一、就是要严格的禁忌性生活,以免发生腹痛、阴道出血,

二、应该注意休息,不能过于劳累,不能提重物,不能长期的逛街,如果说有下肢水肿在夜晚睡觉时可以把双下肢抬高,

三、孕晚期要注意饮食,减少热量的摄取,但是要增加维生素和蛋白质的摄入量,

四、在孕晚期还要做好各项检查,36周以后每周都应该做胎儿心电监护,主要是检查胎儿的宫内状况如何,如果有问题,早发现、早治疗。

产检价格

在分娩之前,如果孕妇没有出现意外的情况下,所有的产检费用可能会在4000-5000块钱左右的。每一次的孕期检查所产生的费用,都会有所不同的,而且女性选择的医院级别越高,所产生的检查费用也可能会比较多一些的。

综上所述,孕妇要多注意各个阶段的检查以及日常护理,同时一定要分阶段按时检查保证自己和孩子的健康。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