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人体肠道中生活着数以亿计的微生物,但绝大多数是好菌,只有少数有害菌,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这些有害菌主要分为两大类: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它们在一定条件下会引起人类疾病。我们身体上很多疾病都是由它们引起的,比如腹泻、便秘、过敏性疾病、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肠道存在哪些微生态?
肠道的微生物组成十分复杂,目前已有超过600种微生物,其中包括400多种细菌、100多种真菌和100多种病毒。它们在肠道内共生共存,互相制约,彼此影响,构成了复杂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在正常情况下,我们人体肠道内的微生态系统是相对稳定的。当饮食、环境等因素发生改变时,人体肠道内的微生物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如果人体肠道内微生态系统出现失衡,就会影响人的健康状况,甚至危及生命安全。比如当人们食用了不卫生、不健康的食物后,容易引发急性肠炎、胃肠炎、急性肠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当人们饮用了含有重金属、抗生素等不利于健康的饮品后,容易引起腹泻、便秘、过敏反应等症状。我们人类肠道中的微生物种类繁多,包括细菌(包括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真菌和病毒等。其中有300多种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能够产生抗生素类物质(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有200多种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能够产生维生素类物质(如:维生素K和B族维生素);有100多种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能够产生能量类物质。
肠道微生态检测的作用是什么?
(1)帮助我们了解自身肠道的健康状况。通过肠道微生态检测,可以对肠道菌群进行评价,明确了解自己的肠道微生态健康状况,能够及时发现一些肠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
(2)帮助我们预防肠道疾病。通过检测能够及时发现一些肠道疾病,比如腹泻、便秘、炎症性肠病等疾病。通过检测还可以发现一些身体异常情况,比如糖尿病、癌症、肝病等,并能够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通过检测可以明确了解自身免疫功能,如果人体存在一些炎症或者自身免疫反应较强,可以根据检测结果适当地调整饮食或者生活习惯,避免身体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不适症状。
(4)帮助人们预防过敏反应。通过检测可以明确了解身体内部菌群是否出现紊乱情况,如果肠道内的有害菌数量增加或者有益菌数量减少都会导致过敏症状发生,而如果人体的肠道微生态平衡受到影响也会导致过敏反应发生。
(5)帮助人们更好地治疗疾病。通过检测可以明确了解身体内部菌群是否出现紊乱情况,从而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因为人体内的菌群不可能永远处于平衡状态,如果肠道菌群被破坏会导致人体出现一些疾病。
检测方法有哪些?
肠道菌群检测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检测粪便样本的16S rRNA基因测序,检测粪便中微生物菌群组成的微生态检测以及利用粪便中微生物菌群代谢产物进行检测。其中前两种方法都是基于培养法,而第三种方法则是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物的检测,所以需要将粪便样本在肠道中进行培养后才能进行检测。
(1)16S rRNA基因测序是一种比较方便快捷的方法。它可以快速实现对肠道菌群的分析和鉴别,而且价格较为便宜。但是16S rRNA基因测序存在一个弊端,那就是它的重复性比较差,一旦测序结果出现错误,很难从其他样本中获得正确的结果。
(2)粪便微生物菌群组成的微生态检测方法主要有三种:基于粪便培养法的微生态检测方法、基于粪便代谢产物检测的微生态检测方法和基于微生物代谢产物分析的微生态检测方法。前两种方法分别对应于需要培养和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而第三种方法则是将粪便中的微生物代谢产物分析作为基础,再利用微生态检测技术进行结果判定。
(3)常见的微生态检测方式即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物进行分析。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减少培养时间和费用,而且可以准确地鉴别微生物种类。但是该方式只能对已知菌种进行分析,无法检测未知菌种。
肠道微生态检测,通过对肠道菌群的检测,可以了解我们身体的健康状况,并了解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我们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帮助我们更好地维护身体的健康。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检测技术和检测试剂的差异,肠道菌群检测结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人们在进行肠道微生态检测时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检测方法。同时,由于肠道菌群种类繁多且数量庞大,在进行检测时要严格遵循科学、严谨、客观、全面的原则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人们身体健康,减少疾病发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