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乙肝不可怕,科学防治是关键
2024-07-12 15:31:17
作者:聂妍
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乙型病毒性肝炎(viralhepatitistypeB,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肝脏感染,会导致急性和慢性肝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为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甚至肝癌。

乙肝的传染源

凡是血液中可以检测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特别是HBVDNA阳性者),包括急性乙肝、慢性乙肝、乙肝相关肝硬化和肝癌、乙肝病毒携带者,都是传染源。

乙肝的传播途径

1.母婴传播:是乙肝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尤其是乙肝阳性母亲在孕期和生产过程中容易将病毒传给宝宝。

2.血液传播:包括输注未经严格筛查的血液和血制品、重复使用污染针头和注射器、侵入性医疗操作(如纹身、穿耳洞)等。

3.性接触传播:无保护的性接触,特别是与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性关系时,存在较高的感染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HBV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共饮共食、共同工作、一般生活接触(握手、聊天等)均不会传染乙肝。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未发现HBV能经吸血昆虫(蚊和臭虫等)传播。

乙肝的预防

虽然乙肝听起来很可怕,但我们不应该“谈乙肝色变”。事实上,乙肝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预防乙肝的最有效途径是接种乙肝疫苗。疫苗接种是安全且高效的,可以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建议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剂乙肝疫苗,之后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二剂和第三剂。对于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乙肝患者的家属等,也应尽早接种疫苗。

除了疫苗接种,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措施可以帮助预防乙肝的传播。首先,避免共用针头、剃须刀和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其次,确保进行任何医疗操作或纹身时使用的是一次性或经过严格消毒的器具。服务行业所用的理发、刮脸、修脚、穿刺和文身等器具应严格消毒。此外,对于有乙肝感染风险的人群,如医务人员和乙肝患者的家庭成员,定期进行乙肝病毒检测也是必要的。

乙肝的治疗

1.积极的乙肝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脏纤维组织增生,延缓和减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肝细胞性肝癌(HCC)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

2.乙肝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药物和肝脏保护治疗。抗病毒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损伤。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恩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酯、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艾米替诺福韦等。我国业已批准聚乙二醇干扰素-α和干扰素-α用于HBV治疗,基于长效干扰素的治疗方案有一定几率实现乙肝的临床治愈,但干扰素治疗需要注射给药,且可能伴随一定的副作用,如发热、乏力等。

3.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HBV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HBV相关HCC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是慢性HBV感染者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此外,还有抗炎、抗氧化、保肝、抗纤维化、调节免疫等治疗。

4.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制剂、多不饱和卵磷脂制剂和双环醇等具有抗炎、抗氧化和保护肝细胞等作用,有望减轻肝脏炎症损伤。对肝组织炎症明显或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明显升高的患者,可以酌情使用,但不宜多种联合。

5.多个抗纤维化中药方剂如安络化纤丸、复方鳖甲软肝片、扶正化瘀片等,在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均显示一定的抗纤维化作用,对明显纤维化或肝硬化患者可以酌情选用,以上提到的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6.在治疗过程中,定期复查肝功能和乙肝病毒量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此外,乙肝患者应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监测肝脏健康状况。

总而言之,乙肝并不可怕,关键在于预防和规范治疗。通过接种疫苗、避免高风险行为和早期发现并治疗,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乙肝的传播和发展,保护自己的健康。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