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中风后遗症,针灸帮您忙
2023-08-22 15:39:41
作者:唐莉芸
作者单位:河池市中医医院
中风,也被称为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后遗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功能。中风后遗症常包括肢体无力、言语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虽然现代医学在中风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仍然有一些患者面临着中风后遗症的挑战。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在中风后遗症治疗中,针灸作为一种辅助疗法,可以提供一些独特的益处。接下来我们聊一聊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益处。

针灸的基本原理

针灸作为中医的疗法之一,历史悠久。它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调整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身体的自我修复和康复。

针灸刺激穴位有助于调节人体内部的气血流动,通过神经调节和荷尔蒙的影响,促进疏通经络,调整和平衡人体机能。此外,针灸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血液和氧气的供应,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帮助受损的组织恢复功能。

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优势

提升血液循环:中风后遗症往往伴随着局部血液循环不畅,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受损区域的氧气和营养供应,有利于组织的修复和恢复功能。

促进神经再生:中风后遗症的一个主要表现是受损神经细胞的死亡和损伤,针灸可以促进脑部的血液循环,增加氧气和营养的供应,有助于受损的神经细胞的修复。通过刺激穴位,针灸可以促进血液流动,加速局部的新陈代谢过程。这样可以增强受损区域的康复能力,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针灸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产生神经传导和荷尔蒙调节作用,有助于改善神经元的功能。

缓解肢体痉挛和疼痛:针灸还可以缓解中风后遗症患者常见的痉挛和疼痛。痉挛和疼痛是中风后常见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品质。针灸通过刺激穴位,可以舒缓肌肉的痉挛,减轻疼痛感。

改善语言和认知功能:针灸还可以改善中风后遗症患者的语言和认知功能。中风常常导致患者的语言、记忆和认知能力受损。针灸刺激相关穴位可以改善脑功能,并促进语言和认知能力的恢复。

改善情绪和睡眠:中风后遗症患者常常伴有情绪不稳定和睡眠问题,针灸可以通过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缓解患者的情绪压力,改善睡眠质量。

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常用穴位

水沟穴:在鼻下方、唇上方的皮肤纵沟部,为手足阳明经与督脉交会之处。

灵台穴: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6胸椎棘下凹陷中。刺激灵台穴可以缓解肩背僵硬,提高上肢的活动度。

神庭穴:神庭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刺激神庭穴可以改善手指活动受限,提高手的灵活性。

百会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中点处,有舒肝息风、开窍醒脑的作用。

风池穴: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有舒肝息风、舒筋活络的作用。

曲池穴:在手肘关节弯曲凹陷处。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

天突穴:位于人体颈部,当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

注意事项

在接受针灸治疗时,需要注意选择合格的医师和医疗机构,针灸治疗需要专业的医师进行操作,患者应选择有丰富经验和良好口碑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确保安全和疗效。要遵守医师的治疗建议和要求,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不可自行调整治疗计划。在接受针灸治疗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反应,如轻微的针刺感、局部发红和肌肉微痛。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患者不必过于紧张。针灸治疗应与药物治疗、理疗和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方法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风后遗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针灸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具有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再生、缓解肢体痉挛和疼痛、改善语言和认知功能等优势,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然而,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时需要选择合格的医师和医疗机构,并遵守医师的治疗建议和要求,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