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儿童炎症性肠病患儿的家属在就医期间多会问:“医生,孩子平时在吃东西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哪些东西能吃,哪些东西不能吃?”实际上家属有这样的顾虑或困惑是正确的,因为患炎症性肠病后正确的饮食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就来给大家讲讲有关儿童炎症性肠病的知识以及饮食护理的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什么是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属于慢性肠道疾病中的一种,比较常见的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可以发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从口腔到肛门都有可能受到影响。其特点是病变呈不连续性,可以出现溃疡、瘘管和狭窄等病理改变。患该病后患者会出现腹痛、腹泻、便血、贫血、消瘦等表现,严重时可能出现肠梗阻和穿孔等并发症;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灶主要集中在结肠和直肠,多呈连续性分布。这种类型的患者主要是肠道黏膜表面有溃疡形成,严重时会出现肠道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里急后重等表现。炎症性肠病的具体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免疫系统异常、环境因素和肠道菌群失调等多种因素有关。
儿童炎症性肠炎的饮食护理方法
饮食在儿童炎症性肠病的治疗和管理中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在饮食的选择上需要注意的事项较多。但是现实中许多家属都会表现出,要么过度限制饮食,要么不控制饮食。这两种极端前者会造成营养不良,不利于患儿的成长发育,后者则很容易引起疾病反复发作。所以,作为家属应该掌握正确的饮食护理方法。
1.急性发作期饮食护理方法:⑴克罗恩病:对于克罗恩病的患儿来说,疾病发作期间如果是轻中度,应当使用完全肠内营养进行治疗6~8周,这种方式即能够缓解疾病症状,同时还可以改善营养状况。研究表明,轻中度的克罗恩病患儿完全肠内营养与糖皮质激素的诱导缓解率没有太大的差别,但却能显著改善患儿的营养状态、避免糖皮质激素带来的不良反应,在患儿生长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果患儿属于中重度克罗恩病,并伴有肛周痿管、生长明显迟缓等,此时可以选择使用生物制剂的同时,口服营养补充剂进行部分肠内营养支持。
⑵溃疡性结肠炎:如果患儿属于溃疡性结肠炎中重度,发作期可以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肠内营养。除非不得已,不要完全依赖静脉营养输注,主要是因完全肠道休息并不会带来更多益处。
2.病情缓解期饮食护理方法:病情得到及时缓解后,此时日常的饮食保持少食多餐、清淡软食、增加蛋白质摄入、利用营养补充剂补充等原则即可。但是炎症性肠病患儿饮食需要忌生冷、辛辣、粗纤维食物,具体如下:
⑴不能吃粗纤维食物。日常我们比较常见的坚果、谷类、玉米、水果以及韭菜、芹菜、白薯、萝卜等大部分的蔬菜其实都属于粗纤维的食物,这一类的食物因为含有大量的粗纤维,食用后会刺激肠道,不仅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同时还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比如克罗恩病患儿会存在小肠狭窄的情况,粗纤维不易通过。另外,这类患儿病损范围比较广,一旦食用过多纤维食物,极可能引起小肠收缩,从而出现腹痛、梗阻等情况发生。
⑵不宜吃生冷食物。这里说的生冷食物不单单指冷饮和冰镇饮料,还包括生冷的瓜果、凉馍、凉饭等。在夏天,患者需要避免食用冷饮和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也不要生食水果和蔬菜,这样能够减少对炎性肠黏膜的机械性损伤,从而减轻症状。
⑶勿食刺激性食物。刺激性食物其实也就是指辛辣的食物,如辣椒、韭菜、洋葱、芥末、酒等。这些食物在进入肠道后会刺激结肠壁,使肠壁水肿、充血、平滑肌痉挛,从而导致疾病复发。
⑷不多食油腻食物。油炸食品、肥肉这些都属于油腻食物,有炎症性肠病的患儿因为伴有腹泻以及脂肪吸收不良,严重的患儿还可能会伴有脂肪泻。所以,膳食脂肪量要控制,比如烤肉、牛排、带皮的禽肉、黄油、动物油、人造奶油等都不宜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