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什么是亚硝酸盐中毒?
2024-07-12 15:35:47
作者:何正容
作者单位:四川省第五人民医院 急诊科

近日,我院急诊科相继接诊了5名患者,均有头晕,恶心,呕吐不止,血压偏低,口唇、甲床茄子般紫绀,其中一名指脉氧降至80%,急诊科立即开通了绿色通路,进行了紧急救治。同时上报了医院院感科,医务科,启动多科紧急会诊后,排除了呼吸衰竭,肺栓塞等疾病,急诊科胡医生和孙医生凭借丰富的经验,结合患者全身紫绀体征,第一时间判断“亚硝酸盐”中毒可能性极大,予以监护,吸氧,硫酸镁导泻,建立静脉通路,静脉补液葡萄糖及维生素C等对症治疗,完善了相关检测确定诊断后,将患者转入消化内科进一步抢救,立即对患者使用了特效解毒剂——亚甲蓝,很快,患者头晕,恶心、呕吐、紫绀症状逐渐缓解,指脉氧上升至95%以上。最终所有患者病情均得到控制,生命体征平稳。急诊科医护人员以快速的反应,准确的判断,成功化解了这场生命危机。

科普时间

亚硝酸盐的前身其实是硝酸盐,而硝酸盐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无机盐,在我们日常食品和水源在均有,在还原菌,高温蒸煮或者长期置于有氧环境下,硝酸盐会转化成亚硝酸盐。人体靠自身产生和饮食摄取,误食可引起急性中毒,长期大量摄入甚至会致癌。

哪些情况可导致急性中毒?

1.绿叶蔬菜亚硝酸盐含量较高,如食用放置久菠菜,芹菜及腐烂的厚皮菜、青菜、小白菜。2.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中的着色剂和防腐剂,过量食用硝酸盐加工的香肠、午餐肉、咸肉。3.未腌透的腌菜。4.误将亚硝酸盐当作食用盐食用。

中毒机制

1.亚硝酸毒性较大,0.3~0.5克亚硝酸盐会引起中毒,1~3克就会致死。

2.亚硝酸是一种氧化剂,经人体吸收后入血后可引起氧化反应,可使血红蛋白的Fe2+氧化成Fe3+,形成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没有携氧能力,可造成身体组织缺氧。

临床表现

中毒的发病时间,一般在食后1~3h起病;短者仅10~15min;长者可达20h。

1.神经系统症状:常为首发症状,表现为头晕、头部胀痛、耳鸣、黑朦、乏力、怕冷、手脚麻木等,严重者发生呼吸急促、烦躁不安、抽搐、昏迷,甚至可能引发休克、呼吸衰竭而亡。

2.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3.皮肤青紫是本病的特征,以口唇青紫最为普遍,高铁血红蛋白超过20%时会出现发绀(具特征性:紫蓝色发绀、典型者青面燎牙)。

4.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因缺氧致脑水肿、视网膜出血、视乳头发红,表现为一过性黑朦、视力下降及上睑下垂、眼外肌不全麻痹所致复视 、眼球运动受限。

辅助检查

剩余食物、呕吐物或者胃内容物作亚硝酸盐测定,含量超标;血液高铁血红蛋白测定。

急救办法

1.误服后立即清除毒物,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环境。

2.轻症病例无需特殊处理,嘱其休息,大量饮水后一般可自行恢复;对于中毒程度重者,因及时送医院,毒物明确后,需听从医生医嘱对症处理,可采用洗胃、催吐、利尿、导泻、灌肠等方法促进毒物排泄。同时开通静脉通路,氧疗,立即用特效解毒剂亚甲蓝。

3.如果出现昏迷,休克、呼吸心跳不稳的情况,就需要对症及生命支持治疗了。

日常生活中注意哪些饮食?

1.购买正规渠道销售的食盐,不使用来历不明的“盐”类物质。

2.日常生活中要防止错把亚硝酸盐当食盐或糖食用,不采购、存放和使用亚硝酸盐。

3.少吃加工肉、颜色鲜艳的熟肉制品。有些商家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让肉制品有更好的卖相,会违规使用较多的亚硝酸盐,如果经常食用,会导致摄入过量。

4.新鲜蔬菜尽快食用,勿久放。存放时间过久,在一定条件下硝酸盐会转化为亚硝酸盐,因此尽量食用新鲜蔬菜,不要存放过久。

5.隔夜菜和凉拌菜,凉拌菜放一两天后,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比剩菜还要多,食用不完的凉拌菜及时倾倒,尽量避免食用隔夜菜,余下剩菜应尽快冷藏保存并在食用前充分加热;

6.腌菜,不吃腌制时间不足的腌菜。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一般15天左右会达到顶峰然后下降,30天之后食用会相对安全。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