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是位居我国法定报告中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率以及死亡率第2位的疾病,但是很多人对于肺结核的相关知识还并不十分了解,接下来,就让本文为大家介绍一下有关于肺结核的症状以及诊断。
什么是肺结核
结核病也被称之为“肺痨”,主要是由结核杆菌进入到人体之后,形成的一种具备强烈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不会受到病人性别、年龄、职业、种族、地区的影响,在人体中各个脏腑器官以及系统都可以发病,其中比较常见的是肺结核。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大约超过了90%以上的肺结核疾病,都是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的,肺结核病人以及携带者可以通过打喷嚏、咳嗽、高声喧哗等方式,将结核杆菌飞沫喷出,健康人吸入之后就会感染疾病。
肺结核的症状
1.全身症状:病人在出现肺结核时,一般会出现结核中毒的全身症状,但是并不具备特异性。发热是肺结核病人常见的全身症状,一般会产生长期的低热,在午后或傍晚是会开始发热,直至次日凌晨体温就会逐渐正常,少数病人的体温会出现不规律的情况。一些病人会产生高热、畏寒的症状,有些病人还会伴有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全身疲乏,女性在处于月经期时会产生经血失调,或者发生闭经,有些病人会产生易怒、心悸、面部潮红等轻度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
2.呼吸系统症状:(1)咳嗽,咳痰。肺结核病人的咳嗽症状一般是长期,并且慢性的咳嗽,咳嗽症状的严重程度一般与病人的病变范围、结核疾病程度以及是否存在继发感染等息息相关。若是浸润性病灶的病人,咳嗽症状较轻,一般以干性咳嗽,或者带有少量粘液样痰液为主;而空洞形的病人会在咳嗽的基础上,痰量增多,呈现为粘液状的脓痰。(2)咳血。大约33%~50%左右的肺结核病人都会出现咳血的症状。咳血会在不同的病期发生,一般咳血量并不打,在咳嗽的同时,会在痰液中夹杂血丝、血块,主要是由于病人的结核病灶出现的炎证反应,导致病人细血管的通透性上升而引发的现象。若是病变对于小血管产生了损伤,会增加病人的咳血量,当肺结核正在空洞腔当中的动脉瘤发生破裂之后,则可引起病人出现大咳血的症状,甚至会由于大咳血而窒息,危及生命安全。(3)呼吸困难。病人一般并不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症状,少数病人会由于病变广泛,或者已经合并胸膜增厚、肺气肿时,或者属于慢性重症结核的病人,产生了呼吸功能的障碍,此时就会引发病人产生渐进性呼吸困难的症状。(4)胸痛。当病人的肺内结核病变炎证,以及对于壁层胸膜产生影响时,会导致相应的位置产生疼痛。疼痛主要沿着肋间隙产生,随呼吸以及咳嗽症状发生而加重,当改为患侧卧位时症状能够缓解,若是对于膈胸膜产生了波及,疼痛就会向着肩部以及上腹部进行放射。
如何诊断肺结核
1.影像学诊断:(1)胸部X线。利用胸部X线能够在早期发现病人的结核病,同时可以明确结合的病灶部位、范围、性质,详细地了解病人疾病具体情况,从而做出精准的临床诊断。胸部CT检查能够发现较小的,以及隐蔽部位的结核病变,能够弥补X线检查的局限性。(2)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直接或间接观测到病人的支气管以及肺内病变情况,同时具备活组织检查、录像、灌洗、气管内拍照等各种功能,对于结核病的症状具有积极的意义。
2.结核免疫学诊断:(1)结核杆菌lgG抗体检测。是病人受到结核分枝杆菌的刺激以及感染,产生的一种特异性抗体。当检测IgG抗体为阳性,提示病人存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史,也可能接种过卡介苗类疫苗,或者已经患有结核病。(2)IFN-γ释放试验。是特异性T细胞的检测试验,可快速检测出人体中Mtb特异的T细胞IFN-γ释放水平,能够为结核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3.结核菌培养:结核菌培养是临床上诊断结核病的金标准,但是这一检查的时间较长,需要6~8周才能得到明确的诊断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