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属于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临床类型,是由于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主要是胃酸以及胆汁)反流入食管,导致食管出现炎症性病变,从而引起一系列不适和并发症。
二、反流性食管炎有什么症状?
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典型症状:
反酸:胃酸反流至食管,引起烧灼感或酸味。
烧心:胸骨后或心前区出现烧灼样疼痛,多发生于餐后1~2小时。
胸痛:类似心绞痛的症状,但多无心脏病变。
2.非典型症状:
嗳气:频繁打嗝,伴有气体从胃中排出。
上腹饱胀及疼痛:餐后上腹部饱胀感,有时伴有疼痛。
吞咽困难:长期炎症导致食管狭窄,引起吞咽困难。
3.食管外症状:
反流物若反流至咽喉部,可引起咽喉部的异物感、慢性咽炎、喉痉挛等。
反流物若反流至耳鼻口腔,可引起口气、口苦、慢性鼻炎、中耳炎等。
反流物若不慎进入气管,还可引起咳嗽、咳痰、胸闷、支气管炎、肺炎等。
三、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因
1.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食管下括约肌是食管和胃之间的“闸门”,其功能异常可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
2.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吸烟、饮酒、高脂高糖饮食、暴饮暴食、餐后立即平卧等。
3.精神心理因素:精神压力过大、紧张、抑郁、焦虑等情绪可诱发反流。
4.其他因素:如肥胖、长期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妊娠、食管裂孔疝等。
四、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
1.一般治疗:
改变生活方式:戒烟戒酒、少食多餐、饮食细软易消化、避免高脂高糖刺激性饮食、避免用力排便、保持心情舒畅等。
体位调整:就寝时可适当抬高床头1020cm,睡前23小时不宜进食。
2.药物治疗:
抑酸药: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可抑制胃酸分泌。
促动力药:如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可增加食管括约肌压力,促进食管蠕动及胃排空。
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铝碳酸镁等,可在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层,起到局部隔离作用。
3.手术治疗:
对于不愿长期使用药物、合并食管裂孔疝或药物治疗后症状反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可选择抗反流手术治疗,如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
五、反流性食管炎的预防
预防反流性食管炎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具体建议如下:
1.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2.戒烟限酒:烟酒可刺激食管下括约肌松弛,增加胃酸反流的风险。
3.控制体重:肥胖是反流性食管炎的高危因素之一,应积极控制体重。
4.避免精神紧张: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精神压力过大。
5.定期体检:对于有反流症状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
总结
春节期间,人们容易因贪嘴而引发反流性食管炎等消化问题,了解反流性食管炎症状、病因、诊治及预防方法,对于预防和应对这一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大家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关注自己的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