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人们生活当中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主要由于胰腺分泌的胰酶在胰腺内被异常激活对患者体内的胰腺自身及周围脏器产生消化作用引起,只有及时的治疗才能帮助患者摆脱危险。那么,你知道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我们该怎样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护理吗?
饮食调整
在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当中,护理人员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护理。在发病初期,患者通常会因为自身病情的原因无法经口进食,此时医护人员就需要给患者进行肠内营养供应,这样既可以避免刺激患者的胰腺分泌,也可以有效的维持患者的肠道功能以及肠道菌群活性;而在一段时间之后,患者虽然可以恢复经口进食,但其消化能力却会比发病之前出现大幅度的降低,因此护理人员在患者刚开始经口进食的时候需要为患者提供流食或半流食的饮食来补充营养,确保患者能够摄入充足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矿物质等身体恢复所必需的营养成分,之后随着患者病情的好转再逐渐让患者从半流质、软质饮食逐渐恢复正常的饮食状态。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当避免为患者提供油腻或辛辣的食物,这样才能避免影响到患者身体的恢复。
适当运动
在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当中,护理人员还应当注意引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这是因为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有效的调整血压与血糖,进而促进急性胰腺炎患者更好的康复。在患者病情刚得到控制的初期,医护人员会让患者保持卧床休息,而护理人员需要做的就是在此期间协助患者尽早开始床上运动,比如进行深呼吸练习或是四肢的轻度被动运动等,这样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保持患者四肢的肌肉活性,同时避免发生深静脉血栓这种并发症;随着患者病情的改善,护理人员则需要逐步增加患者的活动量,但需要注意的是,过度的运动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的恢复是不利的,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注意避免患者进行过度的运动,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
疼痛管理
由于急性胰腺炎这种疾病的发病、治疗以及后续的恢复期间都会导致患者感受剧烈的疼痛,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导致患者的身体出现一定的应激反应,因此护理人员还应当注意帮助患者控制疼痛。一方面,护理人员需要让患者在体位舒适的情况下绝对的卧床休息,最好是让患者一直保持半坐卧的体位,这样的体位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腹压,从而消除患者的疼痛感。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引导患者做一些喜欢的事如读书、听音乐、玩游戏等来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疼痛严重的时候及时使用药物为患者镇痛,如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镇痛剂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患者的痛感,只有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患者自身对疼痛和药物的耐受性选择合适的药物以及药物剂量,护理人员才能更好地避免疼痛影响患者病情的恢复。
呼吸支持
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恢复期间,呼吸支持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护理措施,这是因为急性胰腺炎经常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肺功能障碍,只有采取正确的呼吸支持措施,护理人员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逐渐恢复健康。在此过程当中,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情况,护理人员就需要及时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状况,其中呼吸功能轻度下降的患者可以通过鼻导管或面罩供氧来提高血氧水平,而呼吸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则需要及时进行机械通气。而在呼吸支持开始之后,护理人员就需要对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进行持续的监测,如果患者采取了机械通气还应当注意对设备相关参数的设置,直到患者的情况逐渐好转且通过自主呼吸实验之后才能撤除呼吸支持措施。
心理护理
在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日常护理的过程当中,患者往往会由于病痛的折磨而在后期产生严重的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而这些情绪的存在很不利于患者的后期康复。因此,护理人员还需要在日常护理过程当中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比如与患者多进行沟通以及关于急性胰腺炎的健康教育,这样可以排除患者的忧虑以及对未知的病情的恐惧,告知患者病情的治疗与恢复状况避免患者胡思乱想,对患者采取充分的安慰和支持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等等。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当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到护理过程当中,为患者提供情感上的支持,这样才能帮助患者更好地面对自身的病情,从而使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急性胰腺炎这种疾病虽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非常严重,但及时的治疗以及正确的护理却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摆脱疾病的困扰。因此,人们只有根据患者的病情状态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才能更好地让患者走出急性胰腺炎的阴影,恢复健康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