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高血压,且有年轻化的趋势。高血压属于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如果长期未控制可引发严重并发症。因此,了解高血压的基本知识,对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些高血压的小常识,希望对您或家人有益处。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综合症。是指在未使用降压药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在服用降压药,虽然血压<140/90mmHg,仍可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的病因
1.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那就更容易患上此病。
2.生活习惯:日常生活中不规律的饮食、高盐摄入、过度饮酒、吸烟等,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3.肥胖:体重超标或肥胖是导致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原因。
4.缺乏锻炼:长时间久坐、缺乏体育锻炼等,也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5.其他疾病: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也很有可能导致高血压。
高血压的症状
一些高血压病人在早期基本上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随之病情发展,可能逐渐出现以下症状:1.头痛:在早晨醒来时比较明显。2.眩晕:病人会感到头晕或失去平衡。3.心悸:会有心跳加速症状。4.呼吸困难:在没有明显原因的情况,可出现呼吸急促症状。5.鼻衄:鼻子出血也有可能是高血压的一个征兆。
高血压的危害
1.全身各器官小血管、微血管变性和挛缩。
2.高血压会加快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血压控制不好,可能造成致死性的脑出血或脑梗死,表现为突然失语、偏瘫、半身感觉、消失等。
3.高血压还可能引起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4.持续地血压升高也作用于肾脏的动脉血管,促使肾脏缺血、肾功能下降。
5.高血压也会使视网膜血管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如痉挛、硬化和出血,有时还会出现视乳头水肿,严重影响视力。
高血压的治疗
1.非药物治疗 戒烟,减轻和控制体重体重指数(BMI)保持在20~24左右,合理膳食,戒烟限酒,增加体力活动,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前先评估有无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器官损害及其程度经过非药物治疗,舒张压仍>90mmHg收缩压仍>140mmHg则需要物治疗。常用降压药物包括五类:钙拮抗剂(地平类);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沙坦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普利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洛尔类)。
高血压的护理
1.合理膳食、减盐减油、增加钾的摄入。(1)建议高血压患者饮食以水果、蔬菜、低脂奶制品、富含食用纤维的全谷物、植物来源的蛋白质为主。减少肥肉、动物内脏等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每日食用油摄入量不高于25~30g。(2)每日总钠盐摄入量小于5g,主要措施包括:①减少烹调用盐及含钠高的调味品(包括味精、酱油);②避免或减少含钠盐量较高的加工食品,如咸菜、火腿、各类炒货和腌制品;③建议在烹调时尽可能使用定量盐勺,以起到警示作用。(3)增加钾的摄入,主要措施有:①增加富钾食物(新鲜蔬菜、水果和豆类)的摄入量;②肾功能良好者可选用低钠富钾替代盐。不建议服用钾补充剂(包括药物)来降低血压。肾功能不全者应咨询医生。
2.适量运动、控制体重。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Kg/m2)。正常:18.5~23.9;超重:24.0~27.9;肥胖:>28。腰围正常:男性腰围<85cm;女性<80cm。高血压患者,除日常生活的活动外,每周4~7天,每天累计30~6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运动过程中呼吸急促,心率加快,感觉不能轻松讲话。运动强度须因人而异,高危患者运动前需进行评估。
3.戒烟限酒。吸烟是一种不健康行为,是心血管病和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被动吸烟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戒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过量饮酒显著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且其风险随着饮酒量的增加而增加,限制饮酒可使血压降低。
4.遵医嘱服药。(1)降压药种类很多,遵从医嘱服药是最重要的原则,高血压患者不可随意调整用药量、换药或盲目停药等。(2)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头痛、皮疹、胃肠道反应、刺激性干咳、电解质紊乱等,及时告知医生。(3)用药后活动三步曲:床上躺30秒、床上坐30秒、床旁站30秒。
5.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长期的精神紧张和压力会导致血压升高,大家平时学会有效地管理压力对于控制高血压很有帮助。可以通过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来缓解压力,还要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与充足的睡眠时间。
6.并发症预防。高血压病人很容易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尤其是心脏病、中风这类疾病。所以大家平时要定期进行体检和监测血压,并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降压药物,注意观察自己身体的变化,一旦出现头痛、头晕、胸闷等症状,就需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