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静的夜晚,当大多数人沉浸在甜美的梦乡时,有一部分人却在与一种无形的“夜魔”抗争——那就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它以频繁的打鼾为表象,实则潜藏着对身心健康的巨大威胁。你是否也曾被伴侣的鼾声吵得无法入睡?是否自己也常常在白天感到疲惫不堪,即使夜晚看似睡得“很香”?这背后,可能正是睡眠呼吸暂停在作祟。
认识打鼾与睡眠呼吸暂停
在日常生活中,打鼾是一种常见的睡眠现象,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甚至认为它是睡眠质量好的标志。然而,频繁的、不规则的打鼾背后,可能隐藏着一种严重的睡眠障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SAS是一种睡眠相关的呼吸障碍,17%~24%的中年女性和34%~50%的男性罹患该病,其特征为睡眠期间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及间歇性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夜间觉醒,该综合征已被证明与高血压、肺动脉高压、脑卒中、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了解这一病症,对于保护我们的睡眠质量和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1.打鼾的定义与成因:打鼾是由于睡眠时上呼吸道软组织(如软腭、舌根、咽壁等)振动产生的声音。这些振动往往发生在吸气时,当气流通过狭窄的咽腔时,软组织受到冲击而颤动。打鼾的成因多样,包括鼻腔和喉咙解剖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扁桃体肥大)、肥胖、年龄增长导致的肌肉松弛、酒精和镇静剂的使用等。
2.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分类与危害:SAS主要分为OSA综合征、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 CSA)综合征、睡眠相关低通气障碍和睡眠相关低氧血症障碍。其中OSA最常见,由上呼吸道部分或完全阻塞引起;CSA则与呼吸中枢功能障碍相关,大脑无法正确控制呼吸肌肉。SAS不仅影响睡眠质量,还可能引发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问题,长期以往甚至可能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严重并发症。
识别睡眠呼吸暂停的症状与风险
1.典型症状:(1)打鼾:持续、响亮的打鼾声,且鼾声可能突然中断,随后是响亮的喘息声。(2)呼吸暂停:睡眠中出现呼吸停顿,持续时间可从几秒到几分钟不等。(3)夜间憋醒:患者可能因窒息感而突然醒来。(4)白天嗜睡:即使夜间睡眠时间充足,白天仍感疲倦、嗜睡。(5)其他症状:包括头痛、口干、夜尿增多、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2.高危人群与风险因素:(1)性别与年龄: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尤其是中老年人群。(2)肥胖:体重超标者更易患病,颈部脂肪堆积会压迫呼吸道。(3)解剖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扁桃体肥大等。(4)生活习惯:长期吸烟、饮酒,使用镇静剂或安眠药。(5)遗传因素:家族中有SAS病史者患病风险增加。
科学应对睡眠呼吸暂停的策略
1.生活方式调整。(1)减重:肥胖是SAS的重要风险因素,减重有助于减轻上呼吸道压力。(2)改变睡姿:采用侧卧位睡眠可以减少舌根后坠,缓解呼吸道阻塞。(3)戒烟限酒: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以减少对上呼吸道的刺激。(4)规律运动: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心肺功能。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SAS中的直接作用有限,主要用于缓解相关症状或治疗原发病。例如,对于因鼻炎引起的鼻塞,可使用鼻腔减充血剂缓解症状。但需注意,药物治疗不能根治SAS,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辅助通气治疗。(1)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目前治疗OSA的首选方法。患者佩戴面罩,通过机器持续提供正压气流,保持上呼吸道通畅。(2)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适用于中枢性呼吸暂停或伴有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提供更舒适的通气体验。
4.手术治疗。对于解剖结构异常引起的SAS,如扁桃体肥大、鼻中隔偏曲等,手术治疗可纠正异常结构,改善通气功能。然而,手术并非所有患者的首选方案,需严格评估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
5.家庭自测与及时就医。对于疑似SAS的患者,可进行家庭自测初步评估风险。同时,建议定期到医院进行专业检查,如多导睡眠监测(PSG),以明确诊断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及时就医,遵循医嘱,是控制SAS、维护健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