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胰腺炎的命名与治疗探索
2024-07-23 11:25:07
作者: 赵庆丽
作者单位:兴安两江医院
胰腺,这个深藏不露的器官,位于腹腔深处,虽然体积不大,却承担着消化和内分泌的双重重任。然而,当这个“静默的巨人”遭遇炎症侵袭时,便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即胰腺炎。本文将带您深入探索胰腺炎的命名、分类及其治疗策略,共同守护这一重要的生命器官。

胰腺炎的命名与分类

1.命名由来:胰腺炎(Pancreatitis)一词源自希腊语,意为“胰腺的炎症”。它描述了胰腺组织因各种原因发生的炎症性病变,导致胰腺功能受损,进而影响全身健康。

2.分类概述:(1)急性胰腺炎:指胰腺组织因多种原因突然发生的炎症反应,病程短,病情可轻可重。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急性胰腺炎又可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MAP病情相对较轻,预后良好;而SAP则病情凶险,死亡率高,需紧急救治。(2)慢性胰腺炎:指胰腺组织因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导致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病程长,病情复杂。慢性胰腺炎常表现为胰腺纤维化,最终导致胰腺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的永久丧失,临床上可出现上腹部疼痛反复发作、继发性糖尿病、脂肪泻及吸收性营养不良等症状。

胰腺炎的病因探索

急性胰腺炎的常见病因包括胆道疾病(如胆结石、胆道感染)、酒精摄入、胰管阻塞(如胰管结石、蛔虫、狭窄、肿瘤等)、手术与创伤、代谢障碍(如高甘油三酯血症、高钙血症)、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硫唑嘌呤、糖皮质激素等)以及感染等。慢性胰腺炎则多由长期饮酒、胆道疾病和胰腺外伤等因素导致。此外,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和特发性胰腺炎也是慢性胰腺炎的重要类型。

胰腺炎的治疗策略

1.一般治疗:(1)禁食禁水:在胰腺炎急性期,通常需要禁食禁水,以减少胰液分泌,避免胰腺自我消化。(2)胃肠减压:通过胃管引流胃液和肠内容物,减轻胃肠道压力,缓解腹胀和腹痛。(3)调整生活方式:患者在治疗期间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晚睡,戒烟、戒酒,以促进身体康复。

2.药物治疗:(1)控制胰液分泌:在急性期,患者需遵医嘱使用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如奥曲肽、施他宁等)或胰酶抑制剂(如加贝酯、抑肽酶、乌司他丁等)等药物控制胰液分泌,避免胰腺自我消化。(2)抗感染治疗:如果胰腺炎与细菌感染有关,患者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抗生素的选择应符合脂溶性强、有效通过血胰屏障以及以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为主要抗菌谱的条件。(3)镇痛治疗:若疼痛症状比较严重,患者可按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进行镇痛治疗。(4)改善微循环药物:包括前列腺素E制剂、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拮抗剂、复方丹参及654-2等,这些药物可改善胰腺微循环,减轻胰腺坏死程度和范围。(5)其他药物:如免疫抑制剂氟尿嘧啶等,可抑制胰腺外分泌、蛋白酶和脂肪酶合成与分解,缓解胰腺自身消化等症状。

3.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或保守治疗无效的胰腺炎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囊肿引流、胰腺切除等。但需注意,手术应在炎症消退后进行,以避免增加手术风险。

胰腺炎的预防与康复

1.预防:(1)避免诱因:如避免长期大量饮酒、积极治疗胆道疾病、避免高脂肪饮食等。(2)定期体检:对于高危人群(如长期饮酒者、胆道疾病患者等),应定期进行胰腺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

2.康复:(1)饮食调整:康复期患者应遵循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原则,逐步恢复正常饮食。(2)生活调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3)定期复查:康复后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结语

胰腺炎作为一种常见的胰腺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治疗策略也需因人而异。通过了解胰腺炎的命名、分类、病因及治疗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守护这一重要的生命器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积极预防胰腺炎的发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旦患病,应及时就医,接受规范治疗,以促进早日康复。让我们共同努力,打赢这场胰腺的守护之战!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