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得非常重要。当医生难以判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性与恶性时,便会通过穿刺活检术来取得证
据。穿刺活检术不仅能减少甲状腺结节手术的伤害,而且能帮助医生早期发现恶性肿瘤。
甲状腺穿刺活检术主要包括经皮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FNA)和组织学检查(CNB),即
临床上常说的细针和粗针穿刺活检。经皮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细针穿刺活检术)指的是医
生使用细针准确、快速地提取甲状腺结节组织中的细胞进行病理检查诊断的一种方法。组织学检查(粗针穿刺活检术)则能获取较大量的组织细胞进行病理检查诊断。组织学检查虽然
获得的组织量大,但是对甲状腺正常组织的伤害也大,且出血的风险较高,因此,临床常用
经皮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获取组织细胞。
一、在什么情况下甲状腺结节患者需要进行
穿刺活检?实际上并非所有的甲状腺结节患者都需要进行穿刺活检。根据甲状腺结节的大小和超声检查的特点,只有具有恶性肿瘤征象且直径大于10毫米的甲状腺结节,才需要进行穿刺活检;如果甲状腺结节的直径小于或等于10毫米,则不建议患者进行穿刺活检。
但是甲状腺结节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患者则需要考虑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经皮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1)通过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有恶性病变,如甲状腺结节出现低回声、边界不规则、腺外生长、高度与宽度之比大于1、内有细小的钙化等。(2)颈部淋巴结病变的超声影像异常,如淋巴结呈圆形、边界不规则或模糊、内部回声不均等。(3)患者有颈部放射照射史或辐射污染接触史。(4)患者有甲状腺癌家族病史。(5)在没有其他干扰的情况下患者出现不正常的血清降钙素病史。(6)患者进行甲状腺癌外科手术后出现新发病灶。
二、甲状腺结节患者是如何进行穿刺活检的?
为了患者的安全,在穿刺术前患者一般需要进行常规血液检查,包括凝血功能和血小板
计数、甲状腺功能等指标检查,以排除手术禁忌证。在术前检查正常的情况下,医生会让患者签署一份知情同意书,内容包括穿刺的必要性、穿刺的具体流程、可能存在的风险等。
在操作过程中,医生会进行多方向穿刺,以保证获取足够的标本进行病理检查。检查结
果一般在1~3个工作日就能出来。穿刺结束后,穿刺部位需要按压15~30分钟,针眼在24小时内不能沾水。患者需在1小时后进食,同时避免进食过烫的食物或水。术后患者应适当减少颈部活动,切忌做颈部左右旋转运动。
三、甲状腺结节都需要立即进行穿刺活检吗?
临床上,一般将甲状腺结节分为4类。如果甲状腺结节为1~3类,则提示良性结节,患者无需进行穿刺活检;如果甲状腺结节为4类,则提示甲状腺结节有2%~90%恶性可能,医生一般会建议患者进行穿刺活检。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4类甲状腺结节都需要立即进行穿刺活检。如果甲状腺结节小于5毫米,且进展缓慢,即便在超声检查中疑似恶性肿瘤,也不宜马上进行穿刺活检。目前,对于小于5毫米的甲状腺结节,国内外专家一般都建议以观察为宜,每3个月到医院做一次甲状腺超声检查。只有甲状腺结节进展迅速,医生才建议患者进行穿刺活检。
四、穿刺活检会引起肿瘤细胞转移吗?
很多甲状腺结节患者认为穿刺活检会对甲状腺结节产生一定的刺激,导致肿瘤细胞转移。国内外多项研究证实,穿刺活检导致肿瘤细胞转移的概率低于0.001%。目前针对甲状腺结节多采用经皮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该检查方法相当成熟,采取的是负压抽吸取材的原理,吸取的组织都藏在针芯中,不会漏出而污染其他组织。
虽然在理论上不能完全排除穿刺活检术有导致肿瘤细胞转移的可能性,但是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性癌等进展非常缓慢的癌症,由于肿瘤细胞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成长起来,而身体的免疫系统可以迅速地将其清除,因此穿刺活检术导致肿瘤细胞转移的概率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