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糖类选择
(1)游离糖: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中添加到食品中的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等,其皆属于游离糖,众多研究表明,游离糖对龋齿和肥胖等影响较大,且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与儿童的游离糖摄入量应减至摄入总能量的10%以内,若能低至总量的5%,则更有益于机体健康。
(2)非游离糖:是指存在于新鲜蔬菜水果、奶类和谷薯类中的糖、乳糖及淀粉,其对机体的健康影响较小。因此想健康的享受甜食,首先需要辨别所食糖类,以控制游离糖的摄入量。
二、甜蜜技巧
(1)在摄入甜食前,首先查看食品的配料表,发现其中存在麦芽糖、果葡糖浆等游离糖时需减少其摄入量,可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减少含有游离糖饮品的过多摄入;(2)可将甜食摄入时间统一至餐前或餐后,以降低在两餐之间食用甜品的频率,并尽可能的一次性食用完,因为此时唾液分泌旺盛,能有效稀释糖分,减少危害,也能有效减少甜品的日常摄入量;(3)合理的食用代糖食品,如山梨醇、木糖醇等,其作为营养性的甜味剂,整体的热量较低,且无法被细菌利用,基本没有很强的致龋性;(4)养成餐后漱口的好习惯,食用甜食后漱口,水和唾液的同时冲刷能够快速将口腔内的酸碱度提高至正常水平,能够有效维护牙齿健康;(5)每天早晚认真刷牙,可使用含氟牙膏,其能够有效降防止口腔内酸性物质对牙釉质的侵蚀,还能促进釉质的再矿化,能够有效增强牙齿的抗龋能力,减少龋齿的发生;(6)定期口腔检查,针对有牙结石的患者,为避免牙龈功能造成影响,需定期洁牙,以维持口腔的健康状态。
三、总结
甜食的魅力之大,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都无法坚决的对其说“不”,但进食过多,不仅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威胁,还会引起口腔健康问题,让人又爱又恨。针对日常生活中的“甜食控们”可以通过解锁吃糖新姿势,减少“糖衣炮弹”对牙齿及机体的攻击。由于糖类可分为游离糖与非游离糖两种,前者作为一种“添加糖”,摄入过多对机体产生的危害较大,因此,在面对生活中的甜蜜陷阱时,在享用美食前需对其进行有效辨别,通过查看食品配料表,了解其糖分构造,以减少游离糖的摄入。针对既想享受美食,又想拥有健康的人群,可适当食用木糖醇等甜味剂食品满足口腹之欲。与成人相较,儿童的自制力水平仍有待提高,因此在儿童进食糖果、饮料等甜食之后,家长要监督其养成餐后漱口的好习惯,减少细菌在口腔内的残留,避免龋齿的发生。同时,在日常生活中,需多饮水,少喝含糖碳酸饮料,以免碳酸物质获取过量腐蚀牙齿,导致牙齿钙质流失速度过快,破坏牙釉质,破坏牙齿功能。另外,外出就餐时,应减少含糖食物的摄入量。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重视口腔卫生清洁,通过餐后漱口和早晚刷牙去除食物残渣,以减少口腔细菌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