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COPD的“神秘面纱”
慢阻肺,全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我国成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特点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这就好像呼吸道被逐渐堵塞,导致空气进出肺部不再顺畅,从而引发患者呼吸困难。
想象一下,每次呼吸都像是在艰难地穿越狭窄的通道,这种感觉多难受!通常,这种气流受限是由小气道疾病(像慢性支气管炎)或肺实质损害(比如肺气肿)引起的。COPD患者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患者只有轻微的慢性咳嗽、咳痰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慢阻肺的症状会逐渐变成“会呼吸的痛”,患者会感到持续的胸闷、气喘、呼吸困难,这些症状不仅影响着他们的日常生活,还会逐渐削弱患者的体力和精神状态。可怕的是,这些病变通常是进行性的—这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会越来越严重。
COPD来袭的“幕后黑手”
COPD的发生和发展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吸烟。吸烟堪称COPD的头号“元凶”。无论是那些主动吸烟的人,还是无辜被迫吸入二手烟的人,只要长期暴露在烟草烟雾之中,患COPD的风险就会大幅增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就像一群“小恶魔”,侵蚀着呼吸道的细胞和组织,破坏了呼吸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逐渐导致气流受限。
其次,空气污染也是一个重要的“帮凶”。特别是在一些职业环境如化工厂、矿山、建筑工地等,人们会接触到大量的化学物质和粉尘。这些污染物进入呼吸道后,会刺激和损伤呼吸道黏膜,引发炎症反应,久而久之,就可能导致COPD的发生。
再者,遗传因素也占有一定比例。比如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这种遗传性疾病,会让某些人天生就更容易患上COPD。这就好像是他们在出生时就被命运悄悄地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抗击COPD的“神奇锦囊”——肺康复
什么是肺康复训练呢?慢阻肺患者每年发生0.5~3.5次急性加重,其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方法为肺康复。肺康复训练可以使进行性气流阻塞,严重呼吸困难而很少活动的患者改善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是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一项重要的治疗措施。
那么,慢阻肺患者肺康复治疗方法有哪些?
1.呼吸肌肌力训练:⑴腹式呼吸训练:腹式呼吸的具体方法是患者可取立位,体弱者也可取坐位或仰卧位。一手放于腹部一手放于胸前。吸气时鼓起腹部,尽量用腹部肌肉推动放在腹部的手向前移动;呼气时放在腹部的手稍用力,将肺内的气体呼尽,帮助腹部恢复。一般吸气2秒,呼气4~6秒,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为宜,尽量每分钟呼吸7~8次。
⑵缩唇呼吸法:缩唇呼吸的具体方法为紧闭双唇,用鼻吸气方式。呼气嘴唇呈口哨样缓慢呼出气体。维持4~6秒。吸气时间:呼气时间=1:2,可在清晨、饭后半小时或睡眠前练习。
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建议每日训练3~4次,每次重复8~10次。
2.排痰训练:⑴咳嗽训练:先深吸气,略微闭气,再以腹肌用力收缩,将痰咳出。可先以哈气方式,将痰液活动,再用力咳出。无力时,可将身体前倾20~45度,较易将痰咳出。
⑵体位引流:通过改变体位,利用重力作用帮助痰液排出。
⑶胸部叩击震颤:可由家属协助叩击胸壁产生震动,使痰液向较大支气管移动,便于排出。①体位:患者取坐位或者侧卧位。②手部准备:五指并拢,手掌背屈,掌心尽量凹陷形成空掌。③高度:利用腕关节力量,使指腹、大小鱼际肌与患者背部接触,手指离患者5~10厘米。④顺序:由下至上,由两侧到中央,沿气管、支气管方向进行有节律的叩击。⑤频率:为120~180次/分。⑥时机:于雾化后、体位变动后进行叩击治疗,每日至少叩击3~4次,每次3~5分钟。
3.运动训练:⑴有氧运动:运动方式包括游泳、瑜伽、散步、快走、慢跑、太极拳等,每周运动3~5次,每次20~60分钟为宜。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提升氧气的摄取与利用效率。
⑵抗阻训练:抗阻训练是通过重复举一定重量的负荷来锻炼局部肌肉群力量的运动方式,抗阻训练方式通常包括器械训练(哑铃、弹力带、各种抗阻训练器械等)和徒手训练(深蹲、俯卧撑等)。然后进行柔韧性训练,建议在每次运动结束后进行,主要牵伸全身大关节,每个动作持续15~30秒,重复2~3遍。运动训练应循序渐进,时间及强度逐渐增加,逐步提高病人的运动耐力。
虽然COPD是一种不可逆的疾病,但通过上述一系列综合措施的实施,患者依然能够在黑暗中找到希望的曙光。早期诊断和积极的管理策略就如同在疾病的道路上设置了一道道防线,能够有效地阻止病情的恶化,让患者过上相对舒适和有质量的生活。最后,让我们呼吁社会,共同关注COPD、关爱患者,用科学与爱为他们撑起一片健康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