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右心声学造影的检查方法
检查前患者左侧肘正中静脉通道,连接三通管,造影剂采用空气生理盐水混合震荡的微气泡造影剂或碳酸氢钠+维生素B6的二氧化碳造影剂,操作开始时,将造影剂以弹丸方式快速注入。选用心尖四腔心切面观察,分别观察患者静息状态及Vasaval动作后,右心房充气显影后3~5个心动周期内左心微气泡显影的程度,至少操作2次,效果欠佳时可重复观察4~6次。
2.右心声学造影的临床应用
(1)卵圆孔未闭。卵圆孔未闭是心脏房间隔的一种常见先天性异常,它允许血液在右心房和左心房之间直接流动。由于卵圆孔位置较深且结构细小,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检测时可能受到角度、声窗质量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导致诊断率不高。右心声学造影通过注射微泡造影剂,利用这些微泡能够通过未闭的卵圆孔从左向右分流的特点,在超声下观察到左心腔内出现造影剂回声,从而显著提高卵圆孔未闭的诊断敏感性。通常在右心显影后的1~3个心动周期内,左心出现造影剂即可确诊。
(2)肺动静脉瘘。肺动静脉瘘是一种罕见的血管畸形,其中肺动脉与肺静脉之间形成异常通道,导致血液绕过肺毛细血管网直接流入肺静脉。右心声学造影在诊断肺动静脉瘘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造影剂可以通过这些异常通道迅速从右心进入左心。如果在右心显影后短时间内(如3个心动周期内)左心即出现造影剂,则强烈提示肺动静脉瘘的存在。
(3)永存左上腔静脉。永存左上腔静脉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静脉解剖变异,通常与冠状静脉窦扩张有关。在右心声学造影中,通过左肘正中静脉推注造影剂后,可以观察到造影剂首先进入扩张的冠状静脉窦,随后流入右心房和右心室。这一特征性的流动模式有助于诊断永存左上腔静脉。
(4)其他先天性心脏畸形。①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是另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右心声学造影同样可以通过观察造影剂是否从左向右分流至左心来判断其存在与否。②动脉导管未闭。虽然动脉导管未闭主要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其高速血流信号来诊断,但右心声学造影在某些情况下(如血流速度较低时)也能提供辅助诊断信息,通过观察造影剂是否经未闭的动脉导管进入主动脉而间接提示其存在。不过,这并非右心声学造影的主要应用范畴。
3.右心声学造影的优点
右心声学造影作为一种诊断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重要工具,其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①造影剂安全、经济、几乎无副作用。右心声学造影所使用的造影剂通常是微泡型造影剂,这些微泡由磷脂、蛋白质或高分子聚合物等材料包裹气体(如空气、氮气或二氧化碳)而成。这些微泡在血液中稳定性好,不易破裂,且能够随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各处。由于微泡的直径远大于红细胞,它们不能通过肺毛细血管网进入组织间隙,因此不会造成组织损伤或过敏反应。此外,微泡在体内的代谢速度也很快,通常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即可被完全清除,因此几乎无副作用。同时,微泡造影剂的价格相对较为经济,不会给患者带来过重的经济负担。②造影操作简便、无创。右心声学造影的操作过程相对简便,一般通过外周静脉(如肘正中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即可利用超声心动图进行观察。整个过程中无需进行手术或穿刺等有创操作,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风险。此外,由于操作简便,也缩短了检查时间,提高了检查效率。③患者易接受。由于右心声学造影具有无创、无痛苦、无副作用等优点,患者往往更容易接受这种检查方式。同时,造影剂的使用也不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任何影响,因此患者的配合度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