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DXA骨密度检查的几个常见误区
2024-07-17 10:59:23
作者:谈伟
作者单位:四川省骨科医院  

随着“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新的医院发展理念逐步推广,人们对于骨骼健康的关注年龄大大提前。DXA骨密度检查作为目前诊断骨质疏松和身体体成分检测的金标准,得到了临床的广泛认可和日益普及。但该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职称结构、资质、图像后处理能力、规范化培训等方面的综合水平相较于常规影像检查项目(如CT、MRI、彩超等)还有一定差距,同时受检人群的配合度、医学常识也参差不齐,导致大家在DXA检查方面形成了诸多误区。

为此,我们整理出以下常见误区并做出科普解说,避免再次入坑。

一、DXA检查采用双能X射线,辐射剂量很大喔。

的确,DXA检查采用低能量(30-50KV)和高能量(>70KV)的两组射线扫描受检部位,再经过后处理获得骨骼影像,进而用于诊断。但做DXA检查的辐射剂量极低,低到可以忽略不计。以腰椎扫描为例,做一次腰椎正位DXA检查的辐射剂量只有做一次腰椎正位DR检查的几十分之一。同时DXA扫描臂(X线球馆位于其中)一米以外的空间就没有散射线了。在欧美国家做DXA检查,操作医生远离检查床一米以上就行,之间也没有铅屏风或者隔室防护。

二、DXA检查人人可做、随时都可以做,不需要做啥准备。

这种观念也是错误的。DXA作为一种常规的影像检查,也有禁忌症和必要的检查前准备。近期需要备孕和已经怀孕的受检查,我们还是不主张其做的,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如果进行了MRI、CT、钡餐、核医学等诊断性检查的患者,不能马上做DXA检查。做了Tc99检查的推迟48—72小时做,做了I131检查的推迟一周以上再做DXA,使用了口服或者静脉造影剂的推迟2天后做,做了钡餐检查的推迟一周以上再做DXA。检查前2天应暂停服用钙制剂,检查时务必去除受检区域的金属、膏药、油漆等干扰物,尽可能裸露受检区域;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要选取“内固定植入”扫描模式。对于身高体重超过检查床承受极限的、脊柱变形无法正确摆位的,只能终止检查;建议做QCT检查、非优势侧前臂DXA检查作为补充。

三、不同的DXA设备检查数据可以直接交换比较,不需要处理。

这种观念也是错误的,而且在临床中还比较普遍存在。不同厂家的不同DXA系统由于双能产生的方式不同、X线探测器不同、校准方式不同、边缘检测的软件不同、感兴趣区不同、年轻人的数据库不同可能导致机器间的变异达±5-7%,即使是同一厂家的不同DXA系统也因不同的采集方式、不同的软件、不同的年轻人数据库导致机器间的变异达±2%。因此不同的厂家设备间患者的数据转化应慎重,要进行横向校准后才能使用。所以对于患者病情及用药疗效的持续监测随访时,应当遵守三同原则,即“同一台设备、同样的检查部位及范围、同样的图像后处理方式(如腰椎边缘增生骨赘的剔除等)”,这样获得的数据才是精准可靠的。所以临床医生要清楚不同医院不同设备之间的DXA检查结果数据有一定的差异,不要简单直接对比使用;最好对自己诊室的病人按照“三同原则”管理。

四、DXA检查只是判断骨质疏松,那就老年群体才检查嘛。

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正是因为骨质疏松这种疾病给患者带来无尽的痛苦和高昂的费用,医学界才一直呼吁尽早关注骨骼健康,早检查早干预。ISCD(国际临床骨密度测量学会)的测量指征中“女性≥65岁、男性≥70岁”的建议已经不适合我国国情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女性在围绝经期、男性在50岁左右就应当定期DXA检查了。

另外,高端的DXA设备还有“体成分分析”检查功能,通过全身扫描可以得出全身各部位的骨骼、肌肉、脂肪含量,在高端人群体脂监测和科研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