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剖宫产术后怎样科学坐月子?
2023-08-11 10:50:30
作者:向连梅
作者单位:怀化市洪江市安江镇桃子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女性产后全身各系统发生较大的生理变化,通过坐月子使身体恢复,尤其是剖宫产的宝妈们更需要科学调理,需要更多时间来让身体恢复。然后很多宝妈生产后没有经验,听从老一辈的经验不下床、不洗澡、多吃多补,其实这些经验并不是完全正确的,有些反而会影响身体恢复,那么剖宫产术后如何科学地坐月子呢?

一、剖宫产术后注意事项

第一,为了减少腹部伤口渗血,降低产后大出血的概率,可以在剖宫产术后6小时内在患者腹部放置沙袋。

第二,在剖宫产手术过程中,肠管受到刺激,肠腔内有气体,而且由于麻药作用导致肠胃蠕动减慢,为了减少胀气感,需要在剖宫产术后6小时内禁食,术后6小时后进食流质食物,吃一些米汤、粥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等到排气后才能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但是要注意避免喝牛奶、豆浆等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可以吃一些益母草汤、紫米粥等食物能够补充气血。

第三,在手术后需要观察导尿管的引流情况,避免导尿管折叠阻塞,而且还需要观察尿量的颜色和量,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将导尿管妥善固定在低于产妇私处的位置。在产妇输完液后拔出导尿管,之后3~4小时内需要让产妇排尿,冲洗尿路。

二、恶露护理

第一,通过观察恶露能够了解子宫的收缩情况,而且还能够及时避免产后大出血。正常情况下产后4~6周恶露完全排除干净,在产后最初3~4天,主要排出血性恶露,这个过程会持续10天左右,之后会变为淡黄色。如果恶露颜色超过4周以后还比较红而且量多,可能是子宫收缩不良;如果恶露有异味、腰部和腹部有疼痛感、身体发热可能是出现了炎症感染,就必须要到医院进行治疗。

第二,在恶露期间,产妇需要科学使用卫生巾,尽量2小时更换一次,并且要垫高卫生棉垫,每天清洗更换内裤,避免细菌滋生。

三、尽早下床活动

产妇怀孕期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如果产后卧床或者活动减少,很容易产生下肢静脉血栓或者是子宫收缩不良,所以剖宫产术后各位宝妈需要尽早下床活动,能够促进恶露排出,防止静脉血栓。静脉血栓高风险产妇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梯度弹力袜或者是间接充气加压等装置来预防静脉血栓;或者是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进行预防。

四、伤口护理

在月子期间需要格外注意伤口的护理,预防感染。剖宫产术后第2天就需要更换伤口敷料,同时观察伤口是否出现红肿、渗液的情况,如果有就需要及时处理。可以使用红外线照射来护理伤口,每天进行1~2次照射,每次持续30分钟。因为红外线能够有效镇痛、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细胞活力,促进细胞再生从而促进伤口恢复。治疗期间需要保持好距离,避免烫伤。

五、注意个人卫生

第一,月子期间很容易感染妇科疾病,为了避免产妇需要保持外阴清洁,定期使用清水清洗外阴部,排便需要从前向后擦拭,而且还需要穿纯棉透气的内裤。

第二,月子期间产妇身体虚弱,很容易出汗,所以需要及时更换清洁的衣物,保持身体干爽。而且需要使用温热毛巾擦拭身体,避免细菌滋生。在恶露排干净前不能坐浴。产后第5天可以洗头,第7~10天可以洗澡,但是需要避开伤口,洗澡不能超过15分钟,采用淋浴方法,而且需要做好保暖。洗头时避免弯腰增加伤口压力。

第三,注意口腔卫生,保护牙齿,做到餐后漱口,早晚刷牙。

六、乳房护理

产后需要进行母乳喂养,喂养宝宝前使用温水擦拭乳头,然后使婴儿整个嘴巴包住乳晕。如果乳房胀痛,可以按摩和推拿乳房,帮助促进乳汁分泌,防止堵奶。坚持母乳喂养的宝妈,每天需要补充1000毫克的钙,补充30毫克的铁。

七、饮食护理

产后不能盲目进补,需要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来补充营养,避免产妇过度肥胖。保障饮食荤素搭配,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营养的汤类,能够补充气血,促进乳汁分泌。产妇需要少食多餐,避免营养不良。需要对辛辣刺激、油腻、寒凉的食物忌口,保持饮食种类丰富。需要对咖啡、饮料和茶类食物忌口。

八、进行康复训练

在术后第10天,如果产妇的身体状态恢复良好,就可以进行康复训练,促进伤口恢复。第一,进行凯格尔运动。指导各位宝妈吸气同时放松盆底肌,吐气时加紧盆底肌,同时收缩尿道和肛门,每次时间不少于3秒,然后再慢慢放松。每天训练20分钟。第二,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可以选择仰卧位或者坐位,鼻子吸气时腹部鼓起,用嘴慢慢呼气,将腹部气体排出,每次呼吸不少于5秒。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