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生儿为什么会吐奶?
(1)生理原因:新生儿各项身体机能发育并不完全,包括呕吐中枢未成熟、胃容量小且呈水平状、食管与胃部之间的括约肌功能较弱,容易导致奶液回流至食管等。
(2)喂养、护理不当:喂奶姿势不当、喂奶速度过快、胃奶量过多、喂奶间隔时间太短、喂奶时翻动宝宝次数过多、过早添加辅食等因素均可能导致宝宝吐奶;另外,使用奶瓶喂奶时,如果奶嘴洞口过大、奶汁流出过快导致宝宝来不及吞咽或吞咽过快等容易将空气与奶一同吸入体内,会使空气进入新生儿胃部产生积气,如果没有及时拍嗝排除胃内积气,新生儿也很容易吐奶。
(3)病理原因:某些疾病,包括内科疾病和外科疾病,如感冒、便秘、细菌感染、肠旋转不良、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等,都可能导致宝宝吐奶。
2.新手爸妈应该如何给新生儿拍嗝?
拍嗝的关键是让新生儿头部高于胃部,之后轻拍新生儿背部。给新生儿拍嗝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四种,供新手爸妈参考。
(1)肩上拍嗝。肩上拍嗝是最常用的为新生儿拍嗝的方式,为新生儿拍嗝时,家长将宝宝竖直抱在胸前,宝宝的头靠在家长的肩膀上,家长的身体可以稍微向后倾斜,方便新生儿倚靠,一只手托住宝宝的头和颈部,另一只手轻轻拍打宝宝的后背。需要注意的是,家长无论是站姿还是坐姿,都要尽量将新生儿直立抱在肩膀上,用手部及身体的力量轻轻将新生儿扣住,之后用手掌轻拍新生儿的上背部,直到家长听到新生儿打嗝出声为止。
(2)半躺式拍嗝。半躺式拍嗝与肩上拍嗝的方式类似,新生儿面向半躺着的家长,身体呈竖直状态,家长用一只手托住新生儿臀部,另一只手在新生儿背部轻轻拍打。当妈妈躺在床上的时候,宝宝可以完全依靠在妈妈身上,以降低妈妈的拍嗝难度。
(3)俯卧拍嗝。这种拍嗝方式是协助宝宝趴在家长的腿上,让宝宝前倾,头部略高于身体,家长的一只手护在宝宝身前为新生儿做支撑,这样家长的手掌正好支撑宝宝的胸部和下巴,这样固定好宝宝之后,家长就可以使用另一只手轻拍宝宝背部,让宝宝打嗝。
3.新生儿吐奶需如何应对?
(1)调整喂奶方式:
①控制喂奶量:根据宝宝的需求合理调整喂奶量,可根据宝宝的年龄和体重适当调整。
②控制喂奶速度:喂奶时速度不要过快,确保宝宝有足够的时间吞咽和休息。
③选择合适的奶嘴:根据宝宝的年龄选择合适的奶嘴,避免奶嘴过大或过小。
④确保宝宝处于正确的喂奶姿势,避免吸入过多空气。
(2)喂奶后护理
①拍嗝:喂奶后将宝宝竖直抱起,轻轻拍打其背部,帮助排出胃内空气。
②睡姿:将宝宝放在床上时,可将其上半身稍微垫高一些,以减少吐奶的风险;也可将宝宝侧卧,以免吐奶时奶液流入呼吸道。
③观察:喂奶后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若宝宝频繁吐奶,且伴随其他症状(如哭闹、拒食等),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疾病因素。
(3)注意饮食卫生
①母乳妈妈要注意饮食健康,避免摄入过多油腻、刺激性食物。
②使用配方奶时,注意奶粉的保存和冲泡方法,避免污染。
(4)留意宝宝的身体状况
①如宝宝频繁吐奶且伴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②定期带宝宝进行体检,了解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
4.预防新生儿吐奶的措施
(1)喂奶前准备:确保宝宝处于安静、舒适的状态,避免在哭闹或过度兴奋时喂奶。
(2)选择合适的喂奶时间:避免在宝宝刚吃饱或饥饿时喂奶,以免增加吐奶的风险。
(3)学习正确的抱姿和喂奶姿势:掌握正确的抱姿和喂奶姿势有助于减少吐奶的发生。
拍嗝和吐奶是新生儿成长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家长应掌握正确的拍嗝方法和应对吐奶的策略,以确保宝宝的健康成长。同时,家长还需关注宝宝的整体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通过合理的喂养和护理,我们可以为宝宝提供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