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老年人如何避免用药错误?
2024-07-23 11:49:04
作者:周燕由
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中医院养老区 老年护理专科
很多老年人因为身体衰退和自身潜在健康问题,平时需要依赖药物来确保自身健康状况能够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然而,由于年龄增长和多种药物同时使用,老年人更容易在药物选择、用药方法、药物合用等方面出现问题,这无疑会对老年人健康乃至生命安全产生直接威胁。所以正确理解老年人常用药物及其使用规范便显得极为必要,本文将对这方面相关基础医学知识进行全面科普。

老年人常见易混淆的药物

大部分60岁老年人,存在多病共存现象,加之身体机能下降,使用一些药物时,则需要格外注意。如许多感冒药、退烧药和止痛药中都有扑热息痛,如果同时吃,可能导致过量中毒,严重时可能造成急性肝损伤,继而引起肝衰竭甚至死亡。因此感冒药不是服用得越多就好得越快,要按需服用,按时服用,不能盲目跟风!还有需要使用抗生素的老年人群,不同类型的抗生素也有着不同的作用机制,老年人较易混淆它们的用途及剂量。因此要严格掌握其适应症,比如诊断为细菌感染者才能使用抗生素,病毒性感染的疾病、无条件的预防性用药、无感染征象的发热都不是抗生素的应用指征。此外服用抗生素要按时服药、及时停药、严格按照医嘱在规定的时间内足量服用药物,私自减少用药次数或用药量非但不能有效发挥疗效,还会使致病菌易产生耐药性。

老年人用药期间常见的混淆用药特点

1.药物名称相似性引起的混淆。老年人在使用药物时面临着一些常见的混淆用药风险,如氨茶碱和茶碱,它们虽然都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的药物,两者名称很相似,但它们在用法、剂量和药效上有显著不同。若患者混淆了这两种药物,便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2.多药合用引发的相互作用。老年人常因多种疾病共存,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这些药物之间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如果患者未注意到这些潜在的相互作用,就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降低治疗效果。

3.肝肾功能下降导致的药物积聚风险。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肝脏和肾脏功能会逐步减弱。这意味着自身的药物代谢速度减慢,增加了药物在体内积聚的风险。如果在用药过程中不注意药物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就会对肝肾功能造成额外负担,进而影响整体健康状况。

因此,在老年人用药期间,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应特别留意药物的名称、剂量以及药效,避免混淆用药。同时,老年患者还要定期与医生沟通,确保药物组合合理且符合个体情况,以此来减少不良反应并提升治疗效果。

如何避免用药错误?

1.定期复查药物清单。老年人应该定期与医生进行药物清单(所有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复查评估,确保药物清单的完整、准确。医护人员需帮助患者识别重复或有相互作用的药物,确保安全用药。

2.明确用药指导。医护人员需清楚向老年人及其家属解释药物的名称、剂量、使用频率以及注意事项,避免术语复杂或模棱两可的表达,确保老年人能够正确理解并遵守用药指导。

3.治疗前详细讨论。老年人开始使用新药之前,必须提前与医护人员沟通交流,掌握新药与已有药物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以合理调整后续用药治疗方案。

4.注意药物存储和标记。在家中时,药物需存放在固定且安全的地方,使老年人容易获取,远离儿童、宠物;药物的标签应清晰明了,必须标明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注意事项,以避免混淆或误用,特别是当老年人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更为重要。

5.家庭监护。家庭成员也应积极参与,监督老年人的平时用药情况。比如记录老年人的用药时间,防止重复用药;定期检查药物,防止过期变质;并引导老年人养成正确的药品安全意识,必须从正规渠道购药,切勿轻信广告。

结语

总之,很多老年人由于多病共存和身体机能下降,需要依赖药物维持日常生活,但在用药物期间,也要特别谨慎。药能治病,也能致命。合理用药,才能确保药物发挥其该有的疗效,才能保证“药到病除”,真正达到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提高自身生活质量的目的。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