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科普:带您了解慢性肾脏病的相关常识
2024-07-03 11:50:44
作者:杨林琳 黄婷霞 张正丽 彭园园
作者单位: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

慢性肾脏病与高血压、糖尿病一样也是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根据美国与欧洲的流行病学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普通群体中发生慢性肾脏病的概率约为6.0%~12.0%。近年来北京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发病率能达到13%左右,广州、上海的调查结果也比较相似。本文就带您了解慢性肾脏病相关常识。

一、肾脏是什么?

肾脏位于腹膜后脊柱两旁浅窝当中,是成对的扁豆状器官,红褐色,有五大功能,分别为:排泄身体中代谢废物形成尿液排出;调节血压;维持机体当中酸碱平衡以及电解质平衡;促进红细胞生成;促进维生素D活化,强健骨骼。

二、慢性肾脏病是什么?

慢性肾脏病是指肾脏功能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出现衰退等情况,由于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也被称之为“无形的疾病”,随着疾病不断进展,可能会发展为尿毒症,此时需要接受透析治疗,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慢性肾脏病的诊断标准为:1、肾脏受损超过3个月,且不能恢复原来的功能,肾脏受损是通过病理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影像学异常等方式检出。2、肾小球滤过率低于60ml/min/1.73m²持续超过3个月。这两条满足任意一条就可以诊断为慢性肾脏病(CKD)。

三、哪些症状要警惕肾脏疾病?

1、水肿:在慢性肾脏病发病早期一般都会出现轻微浮肿症状,主要表现在晨起时眼睑或颜面水肿,午后通常会消退,在疲劳之后会加重,休息时减轻。严重时水肿可能会出现在低垂部位,包括双下肢、双踝部、骶尾部等。如果发现自己的下肢、面部等部位有水肿症状时应该要予以警惕,及时就诊。

2、尿量减少:如果喝水量正常但是尿量明显减少,那么要引起重视了,在这里问一下大家知道正常尿量是多少呢?答案是正常尿量一般为1000-2000ml/天,由于肾脏具有产尿等功能,尿液减少可能是慢性肾脏病的早期发生症状。

3、夜尿增多:夜尿增多也可能说明肾脏出现一些问题,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因肾功能下降引起,尤其是一些平时晚上不起夜者,尤其要注意,如果每天夜间起床有2次小便以上,且睡前并没有饮水,就要警惕肾病的可能。

4、血尿:顾名思义就是尿液里有红细胞或者肉眼可以看见尿色不正常,这种情况也可能是肾脏问题,要及时就医。

5、蛋白尿:蛋白尿的发生也提示着肾脏出现问题,如果发现自己在小便过程中尿液当中存在过多泡沫,且这些泡沫持久不易散去,就表明肾脏可能出现了问题,应该要及时门诊检查。

6、腰酸腰痛:腰酸与慢性肾脏病也有一定的关联哦,在身体没有任何腰部疾病的情况下,如果经常出现腰痛症状就应该要加强警惕,尤其是在没有干重体力活的情况下,那么可能是肾脏病导致的。由于肾脏与腰部相邻,在肾脏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可能会引起腰部酸痛,因此需要重视。

7、高血压:如果哪天您发现自己出现了高血压,那么您要注意自己是否有潜在的肾脏病,也请您要及时就医排除一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8、乏力、贫血:如果我们突然出现乏力,且已排除其它因素如工作压力大或劳累等,在休息后无缓解,那么我们要重视了,因为肾脏功能状态较差,体内代谢通常会受到影响,因而会出现疲乏无力的感觉。

9、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一般出现此症状时,我们会想当然的怀疑自己有胃肠道功能疾病,可能会自行口服胃药等,诸如此等行为则会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因为肾脏功能受损严重,我们体内多余的尿素氮、肌酐等有毒物质不能排出体外,在体内大量堆积,容易刺激胃肠道,进而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并且也会使局部黏膜组织水肿,影响机体的正常消化与吸收,出现了食欲下降等反应。

四、哪些不良习惯会引起肾脏病?

1、不良生活习惯:长时间熬夜、工作压力比较大、喜欢浓茶、咖啡等,都容易出现肾功能问题。

2、随意用药:长期随意用药可能会引起肾小管间质损害,有些药物当中含有马兜铃酸成分,主要见于中草药当中,如关木通、青木香等,还有抗菌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包括去痛片、扑热息痛等,都可能会引起肾脏损害,长此以往,就会增加慢性肾脏病发生风险。

3、饮食因素:长期高盐饮食可能会引起肾脏疾病与心脑血管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等,约有80%以上慢性肾脏病都是高血压疾病患者。食用大量高蛋白饮食,如大鱼大肉等,也会产生过多尿酸以及尿素氮等代谢废物,进一步加重肾脏排泄负担;大量饮酒则会引起高尿酸血症,这些饮食习惯都会引起高血脂等代谢类疾病,引起慢性肾脏病。

4、憋尿:憋尿会对肾脏产生极大影响,属于“隐形杀手”,经常憋尿,尿液会在膀胱中繁殖细菌,细菌经输尿管逆行到肾脏当中,引起尿路感染以及肾盂肾炎,一旦反复发作就会引起慢性感染,难以治愈。

五、怎么早期发现肾病?

定期体检是最好发现早期肾病的方式,通过定期体检能及时发现慢性肾脏病。部分慢性肾脏病的发病比较隐匿,常常并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如果平时并没有进行日常健康体检,通常是不能早期发现。肾脏疾病只有早期及时发现、早期诊断、有效规范化治疗才能控制疾病发展。根据疾病的发生因素进行分析,通过改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不要憋尿、不要随意用药等方式能预防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同时还建议大家定期接受尿常规、肾功能的检查,日常排尿期间注意观察是否存在蛋白尿或血尿、肾功能异常等,注意自己身体是否有上述相关症状,及时掌握身体健康水平,从而及时发现慢性肾脏病,并及时接受有效治疗,改善预后。

六、如何预防肾脏疾病

对于慢性肾脏病应该要认真对待,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如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尿酸等,并规范化治疗,可以控制肾病进展,也能延缓肾功能恶化。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健康饮食、合理运动,减少海鲜、动物内脏摄取,避免过咸、过油食物摄入,每天有充足睡眠以及休息时间,适当疼,维持标准体重。如身体有疾病要保持遵医嘱用药,不要随意服用药物,也不能轻信他人介绍的“偏方”,用药之后注意监测肾功能情况。

综上所述,慢性肾脏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发病后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有一定影响,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要注意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积极接受定期体检等方式,早期发现疾病,主动参与到疾病的斗争中。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