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验血能查出什么?揭秘检验科的奥秘!
2024-07-16 16:10:19
作者:韦丽兵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人民医院
在繁忙的医院里,有一个地方,它虽不直接面对患者,却扮演着健康守护者的重要角色——那就是检验科。每天,成千上万的血液样本被送往这里,通过一系列精密的检测,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关键依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检验科的神秘世界,揭秘“验血”这一简单动作背后所能揭示的丰富健康信息。

一、验血:健康的“侦探”

验血,医学上称为血液检查,是一个比较泛的概念,是指通过化验患者的血液,分析其中各种血细胞和血浆生物分子的变化情况,从而达到寻找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疾病、预估患者结局或评估疗效等目的。是临床诊断中最基础且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就像是一位敏锐的侦探,通过分析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糖、血脂、电解质以及各类激素、酶等,来洞察人体的健康状况。无论是日常体检,还是疾病诊断、治疗效果评估,验血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血常规:健康的“晴雨表”

1.红细胞与血红蛋白

红细胞负责携带氧气到全身各组织,而血红蛋白则是红细胞内运输氧的特殊蛋白质。通过检测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贫血、红细胞增多症等血液疾病。低值可能意味着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高值则可能与心肺功能异常、红细胞增多症有关。

2.白细胞

白细胞是身体的免疫卫士,它们能吞噬并消灭入侵的病原体。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的变化,可以反映体内是否存在感染、炎症、过敏或免疫系统疾病。比如,中性粒细胞升高常提示细菌感染,淋巴细胞增多则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

3.血小板

血小板参与血液凝固过程,防止出血。血小板计数的异常可能预示着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血栓性疾病(如血小板增多症)。

三、生化检验:内脏的“发言人”

1.血糖与血脂:血糖水平是糖尿病诊断的金标准,同时也是评估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血脂检测则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等,它们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密切相关。

2.肝肾功能: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尿素氮、肌酐、转氨酶等指标,可以评估肝肾功能是否正常。这些指标的变化往往预示着肝脏或肾脏的损伤或疾病。

3.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电解质如钾、钠、氯、钙等,在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神经肌肉兴奋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酸碱平衡紊乱则可能由多种疾病引起,如酸中毒、碱中毒等,通过检测血液pH值及碳酸氢根离子等指标可及时发现并纠正。

四、免疫学检验:免疫力的“守护者”

1.抗体检测:抗体是免疫系统对抗外来病原体产生的特异性蛋白质。通过检测血液中的抗体水平,可以判断个体是否感染过某种病毒或细菌,如新冠病毒抗体检测、乙肝表面抗体检测等。

2.过敏原检测:对于过敏性疾病患者,通过检测血液中特异性IgE抗体,可以确定过敏原,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或进行脱敏治疗。

3.免疫功能评估:包括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免疫球蛋白检测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评估个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五、肿瘤标志物检测:癌症的“预警信号”

验血还能帮助检测肿瘤标志物。虽然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肿瘤,但它们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线索。肿瘤标志物是一类由肿瘤细胞产生或机体对肿瘤刺激反应而产生的物质,它们在血液中的含量变化可以作为肿瘤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的依据。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AFP)与肝癌、癌胚抗原(CEA)与结直肠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与前列腺癌等。需要注意的是,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癌症,但其异常变化往往提示需进一步检查。

六、结语:验血,健康的“守门人”

验血,这一看似简单的医疗行为,实则蕴含着丰富的健康信息。它不仅是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更是健康管理、疾病预防的关键环节。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验血项目日益丰富,检测精度和效率不断提高,为我们守护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因此,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关注自身健康状况,是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健康管理行为。让我们携手检验科的“侦探们”,共同守护我们的健康未来!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