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肩部骨折护理,这些小技巧要知道
2024-07-16 16:39:36
作者:罗爱民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
在日常生活中,肩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伤害,它可能由跌倒、交通事故、运动伤害等多种原因引起。面对肩部骨折,除了及时的医疗救治外,正确的家庭护理和康复训练同样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肩部骨折后的护理小技巧,帮助患者及家属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促进康复进程。

一、认识肩部骨折

1. 肩部骨折的类型

肩部骨折主要包括锁骨骨折、肩胛骨骨折和肱骨近端骨折。每种骨折都有其特定的症状和治疗方法。例如,锁骨骨折常表现为肩部前方的肿胀、疼痛和畸形;肩胛骨骨折则可能伴有肩胛区的疼痛和活动受限;而肱骨近端骨折则可能影响手臂的抬举功能。

2. 骨折的原因与预防

肩部骨折多由外伤引起,如跌倒时肩部着地、交通事故中的撞击等。预防肩部骨折的关键在于提高安全意识,避免参与高风险活动,同时加强骨骼健康,如通过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增强骨骼密度。

二、家庭护理的基本原则

1. 保持正确体位

在骨折初期,患者应保持医生推荐的体位休息,以减少对骨折部位的刺激和疼痛。对于锁骨骨折患者,通常采用半卧位或仰卧位,并用软垫或吊带支撑患侧上肢,以减轻肩部负担。

2. 疼痛管理

疼痛是骨折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为了有效缓解疼痛,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用止痛药,并注意观察疼痛的变化情况。同时,冷敷和热敷也是缓解疼痛的有效方法。在骨折初期,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轻肿胀和疼痛;而在康复后期,热敷则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

3. 观察病情

家庭护理期间,患者及家属应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如发现伤口红肿、渗液、疼痛加剧或出现发热等感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情况。此外,还应注意观察患侧手指的活动情况和感觉变化,以排除神经受损的可能性。

三、肩部骨折的康复锻炼

1. 早期活动

在骨折稳定且疼痛可忍受的情况下,患者应尽早进行手指、手腕的主动和被动活动。这些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同时,还可以通过轻轻摆动患侧上肢进行“钟摆运动”,以增加肩关节的活动范围。

2. 循序渐进的肩部运动

随着骨折的逐渐愈合和疼痛的减轻,患者可以在医生或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更复杂的肩部运动。这些运动应包括肩关节的屈伸、内收外展和旋转等动作。在进行这些运动时,患者应遵循“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避免过度运动导致骨折部位再次受损。

3. 力量训练与功能恢复

在康复后期,患者需要进行适量的力量训练以恢复患侧上肢的肌肉力量。这可以通过使用弹力带、哑铃等辅助工具进行抗阻训练来实现。同时,患者还应结合日常生活技能训练进行功能恢复锻炼,如穿衣、梳头、洗澡等动作的训练。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重新获得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并提高生活质量。

四、营养与水分:骨折康复的基石

骨折康复的过程中,营养与水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们是康复之路上的基石,为骨骼的修复和身体的恢复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均衡饮食是关键,患者应该多摄入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瘦肉、鱼类和豆制品,同时辅以新鲜蔬果,以确保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充足。钙质在骨骼修复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患者需要特别关注钙质的摄入,如果食补不足,可以遵医嘱适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此外,充足的水分摄入也不容忽视,它不仅能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废物。因此,患者在康复期间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为骨折康复之旅加油助力。

心理与日常注意事项  

1. 心理关怀:家属需密切关注患者情绪,提供情感支持,鼓励积极心态。必要时,引导患者接受专业心理咨询,以减轻焦虑,促进心理康复。

2. 定期随访: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到医院复诊,让医生评估康复进展,适时调整治疗计划,确保最佳恢复效果。

3. 预防再伤:骨折愈合期间,避免剧烈运动、提重物,注意家居安全,防滑防摔,以防二次伤害,影响康复进程。

结语  

肩部骨折的护理与康复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通过正确的家庭护理、科学的康复锻炼、合理的营养补充以及心理关怀,患者能够更快地恢复肩部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定期随访和预防再次受伤也是确保顺利康复的重要环节。希望每位肩部骨折的患者都能得到及时、专业的护理与康复指导,早日重拾健康的生活。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