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肠道准备全攻略,轻松迎接检查!
2024-07-16 16:45:42
作者:杨昌婷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
结肠镜检查作为结直肠疾病诊治的“金标准”,对评估肠道健康状况至关重要,同时也是筛查、诊断及治疗肠道疾病最有效的技术之一。其准确性和安全性高度依赖于肠道准备的清洁度及镜下视图的清晰度。若准备不充分,可能导致操作时间延长、检查难度增加,增加病变漏诊和并发症风险,给患者带来额外负担。因此,做好肠道准备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肠道准备?

肠道准备,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如口服泻药、灌肠或使用特定的饮食计划等,尽可能将大肠内的粪便及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这一过程对于确保肠镜检查的顺利进行以及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肠道准备怎么做?

第一步:饮食调整

1. 检查前3天:停用铁剂、猪红等可能影响检查结果的食品。

2. 检查前1~2天:调整饮食为低纤维、无渣饮食。建议进食易消化、少渣、软烂、无色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蛋羹等。避免食用高纤维的蔬菜、水果、肉类以及带籽的食物。

3. 检查前一天:

早餐:清淡饮食,如粥、面、粉。

午餐:少渣、半流质饮食,如白粥、粉、面糊等。

晚餐:半流质、流质饮食,如白粥。

4. 检查当天:

上午检查者:早餐禁食。

下午检查者:需麻醉患者按医生要求禁食。

无渣饮食推荐:

精细米面制作的食物,如大米粥、小米粥、白面包、软面条等。

各种蛋类及无渣瓜果类,如蒸蛋、无渣果汁、香蕉等。

需避免的食物:

粗纤维、菌菇类食物,如肉类、芹菜、油菜、杂粮、木耳、香菇等。

带籽带皮的食物,如火龙果、芝麻、猕猴桃、葡萄等。

刺激肠道的食物,如咸菜、辣椒、胡椒等。

颜色混淆的红色食物,如血制品、番茄、西瓜等。

第二步:药物准备

1. 术前用药调整:术前可服用高血压药,糖尿病药物术前可停服一次。阿司匹林、华法林等药物至少停药3—5天以上才能做检查,其他药物视病情而定并由医生决定。

2. 服用泻剂:服用泻剂是肠道准备的关键环节。以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Ⅳ)(舒泰清)为例,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指导,在规定的时间内用适量的水冲服泻剂,以达到排出清水样便的效果。

具体服药安排:

上午检查:

检查前一天晚餐后4小时服用聚乙二醇溶液1500ml,1小时内服完。

检查当天早上5点服用聚乙二醇溶液1500ml,1小时内服完。随后二甲硅油散兑水30ml口服。

下午检查:

检查当天早上5点服用聚乙二醇溶液1500ml,1小时内服完。

早上6点服用聚乙二醇溶液1500ml,1小时内服完。随后二甲硅油散兑水30ml口服。禁食禁饮。

注意事项:

泻药服用时以自己能耐受的速度服用,不能过急过快。

如果觉得胃胀、恶心,可减慢服药速度,以免发生呕吐。

服药期间可以通过适量运动和腹部按摩来加速肠道的蠕动排泄。

若服药过程中出现冷汗、乏力等低血糖症状,应立即口服冰糖水或白糖水,并卧床休息。

排泄时,应避免长时间蹲在厕所,以防晕厥发生。

服药期间,建议有家人陪伴在旁。

对于慢性便秘者,可酌情提前1~2天采取服用缓泻剂等方式,以确保清肠效果。

第三步:肠道效果评估

服用肠道清洁剂后约一个小时左右,通常会开始排便。经过数次排便,当排出的物质转变为无色或浅黄色的纯水样便,且不再含有固体粪渣时,即表明肠道已满足肠镜检查前的准备要求。

肠道准备清洁度分级:

一级:准备充分满意,肠腔内完全无粪便或粪渣残留,肠液清澈透明。

二级:准备较为满意,肠腔内虽无粪渣但存在污浊粪水。

三级:准备明显不满意,肠腔内存有粪渣或粪团。

三、没有做好肠道准备怎么办?

对于因肠道准备不充分而无法顺利进行检查的受检者,建议重新预约检查时间,或采取补救措施,如口服额外的PEG溶液或进行灌肠。对于肠道准备不充分但已成功抵达回盲部的受检者,建议在未来一年内采用更为积极和有效的肠道准备方案进行复查。

四、检查后注意事项

1. 不适症状:肠镜检查后,可能出现腹胀、肛门不适等症状,稍作休息、顺时针按摩腹部并适当走动,症状通常可缓解。腹痛剧烈需立即就医。

2. 饮食调整:检查结束后,当日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食用生冷、硬质和刺激性食物,并严格禁酒。

3. 无痛肠镜后注意事项:无痛肠镜检查后,部分人可能出现头昏、乏力、恶心或呕吐等症状。建议在留观区观察1—2小时后再离院,24小时内避免进行驾驶汽车、电动车或剧烈运动等活动。

通过以上详细的肠道准备攻略,相信您已经对如何迎接肠镜检查有了全面的了解。请务必按照医生的指导和建议进行准备,以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和诊断的准确性。祝您健康!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