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肛瘘?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肛瘘是肛肠科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疾病在任何年龄段均可能发病,但多发于男性群体。该疾病主要由直肠和肛管周围的感染性脓肿引发,严重影响患者个人形象及日常生活。
2 肛瘘有哪些类型?
临床上针对肛瘘的分型依据主要有两类:
(1)根据瘘管位置高低、瘘管的数量,可将肛瘘细分低位单纯性肛瘘、低位复杂性肛瘘、高位单纯性肛瘘、高位复杂性肛瘘。
(2)根据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分类,可分为括约肌间型、经括约肌型、括约肌上型、括约肌外型。
3 肛瘘是怎么形成的?
影响肛瘘发病的原因复杂,常见的病因主要包括:肛管或直肠周围脓肿、感染。除此之外,手术并发症、先天性缺陷、疾病因素及创伤均有可能成为肛瘘形成的因素。
同时,不良饮食习惯和不良生活习惯均是影响该疾病发生发展的诱因。
4 肛瘘发生后易出现哪些症状?
肛瘘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分泌物流出(脓性、血性、黏液性)、瘙痒(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肤引起瘙痒)、瘘管排便、排气(瘘外口可有粪便、气体排出)、疼痛(瘘管堵塞引起的疼痛)等。部分患者在发病期间还会伴随发热、寒战、乏力等全身感染症状。
5 肛瘘检查手段有哪些?
诊断瘘的方法主要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超声、MRI等)、实验室检查及内镜检查。
6 如何治疗?
因其病因复杂及病理背景的特殊性,肛瘘术后易复发。对于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特殊病理和生理环境及肛门功能的重要性,“带瘘生存”可将其作为应用的原则之一,根据需要进行选择,而不是一味地寻求彻底治愈,而忽略手术所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对于不能手术治疗的患者,宜采用保守治疗,并采用其他疗法进行用药调整。
(1)药物疗法
外用:可以选择坐浴或者熏洗的方式进行肛周的治疗,也可以选择使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坐浴,同时涂抹抗生素药膏;
抗生素:在感染初期或出现系统性感染时,应遵医嘱应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
(2)手术疗法
肛瘘切开术:彻底切断瘘管,充分清除切口两边的瘢痕,以利于引流通畅,切口自然愈合。该术式适合于治疗低位肛瘘。
挂线疗法:即使用医用线或者是橡皮圈进行慢慢切割的一种方式。适合于距离肛缘3-5 cm范围内的低位或高位肛瘘,也可用于复杂性肛瘘的切开切除。改术式可以很好地保护肛门的功能,降低肛门失禁的危险。
肛瘘切除术:将瘘管完全切断,保留健康组织,创面不予缝合,若术后创面较大,可以部分缝合部分敞开,该术式适用于低位单纯性肛瘘或高位肛瘘结构中瘘管成熟的较低部分或括约肌外侧部分的患者
(3)内疗法
适用于不能进行手术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辅助治疗。对于湿热下注的证宜采用清热燥湿的方法;托里透毒法适用于正虚邪恋证;对于阴液不足的证宜采用养阴清热法。现代肛瘘手术早期多采用上述治疗方法,晚期多采用补气健脾法等治疗。
7 预防及护理
预防瘘的形成,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如炎症、感染等。对于已形成的瘘,护理至关重要,包括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感染、合理饮食等。此外,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潜在的瘘。
总之,了解瘘的定义、成因、分类、症状、治疗方法等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和预防肛瘘的发生。通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大多数肛瘘症状都可以得到控制并治愈。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战胜肛瘘,守护健康,提升生活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