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趁早预防骨质疏松走路更轻松
2023-08-11 15:26:52
作者:刘建立
作者单位:山东省立医院菏泽医院
提及骨质疏松,大家都不陌生,都会想到缺钙引起的呗,只有老年人才会得的病。其实不然,随者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快餐饮食传入我国,尤其是儿童、青少年对某些碳酸饮料的喜爱,长期呆在房间打游戏,不运动,不晒太阳,导致我国很多青年人也会出现骨质疏松的症状。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的定义:是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即骨的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均减少,但比例正常,骨微观结构退化、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减少、稀疏为特征,从而导致骨强度下降,骨头变脆,容易发生骨折。

骨质蔬松的症状是什么?

疼痛:轻者无何不适,较重者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以腰背疼痛不适多见,或者全身骨痛,全身弥漫性骨痛。无固定部位,检查不能发现压痛点。常于劳累或活动后加重,负重能力下降或不能负重。身高缩短、驼背:因为骨质疏松导致椎体压缩变扁引起,为临床上重要的特征之一,患者发现或被人发现身材变矮,严重者驼背。且常常可以导致胸廓畸形,从而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甚至发绀等表现。肺活量下降,极易并发上呼吸道及肺部感染。胸廓严重畸形可使心排血量下降,心血管功能障碍。骨折:这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结果,常因为轻微活动或创伤而诱发,弯腰、负重、挤压、或摔倒后发生骨折,常见的部位为胸腰椎、肋骨、髋部及桡骨等,生活能力明显下降。

骨质疏松症的分类?

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老年骨质疏松症,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和青少年型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或)药物及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骨质疏松,内分泌(雌激素缺乏、甲亢、甲旁亢等),营养(肠道吸收障碍、嗜酒、慢性肝病等),遗传(马方综合征、高胱氨酸尿症等),其他(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关节炎等)。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目前国内专家共识及常用的测量技术主要包括骨密度双能X线吸收仪(DXA)四肢(DXA)和定量CT(QCT)等。DXA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方法为:测量髋部和腰椎2个部位,选择髋部的股骨颈和第1~4腰椎椎体、全髋3个感兴趣区ROI。骨质疏松T值小于或等于-2.5SD,严重骨质疏松T值小于或等于-2.5SD,伴脆性骨折。腰椎QCT骨密度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是:采用第1、2腰椎QCT骨密度平均值,腰椎骨密度值小于80mg/cm3为骨质疏松,腰椎骨密度值小于80mg/cm且伴有脆性骨折,为重度骨质疏松。对于绝经后的妇女和老年男性,如果影像学可以看到肯定的骨质疏松骨折征象,不论骨密度结果大小。都可以诊断骨质疏松。

骨质蔬松症鉴别诊断?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骨质疏松症指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通常采用排他法进行鉴别,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必须排除各种继发性可能后,方可成立。1.内分性骨质疏松症: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骨骼改变主要为纤维囊性骨炎,测定PTH、血钙和血磷一般可予鉴别。2.血液系统疾病:血液系统肿瘤的骨损害有时类似甲旁亢,比如:多发骨髓瘤,可行骨髓穿刺或本周氏蛋白确诊。3.结缔组织疾病:如成骨不全的骨损害是骨脆性增加,多数是由于|型胶原蛋白基因缺陷,基因突变所知。在临床上,有时原发性及继发性两者并存。

骨质疏松症防治常见误区?

1.骨质疏松症就是缺钙,自己随便补点就行,骨质疏松症是骨的代谢异常,有好多种分类及原因,要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查清病因,规范科学的治疗,而不是单纯的补钙。2.骨质疏松症与青年人无关,其实骨质疏松症并非老年、绝经妇女的专利,假如年轻时期忽视运动,饮食结构不合理,骨质疏松症也会侵犯年轻人。3.骨质疏松症患者要减少运动,以减少骨折发生的概率,一些老年人往往被告知,少活动,慢一点,别骨折喽,还有一些老年人,知道自己骨质疏松了,再加上有点疼痛,所以根本不敢运动,所以造成恶性循环。4、多喝骨头汤就能治疗骨质疏松,其实不然,骨头汤内含有大量的脂肪,经常使用,还会引起其他健康问题,而一袋牛奶的含钙量,远大于一碗骨头汤。

如何早期预防骨质蔬松症?

1.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应该重视预防骨质疏松症,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成年后的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密切相关,这的确应该引起重视。2.先从吃入手,不能偏食,每天定量蔬菜、水果,优先补充优质蛋白,鱼肉、鸡蛋、鸡鸭等,每天牛奶约300ml,足量饮水,每天约7~8杯水(约1.5升),提倡白开水或淡茶水,不喝或少喝碳酸饮料。少油少盐,食盐不超过6g,戒烟限酒。少吃烧烤及腌制食品。3.生活要有规律,加强锻炼,要有计划的参加户外运动,如:慢跑,太极等,运动量要因人而异,同时要适当20分钟左右的日照。4.补充钙剂,一般人每天需求的钙量为1000mg,而根据我国的居民饮食习惯,每天摄入的钙含量为400mg左右,因此每天建议补充约600mg左右,而不宜过多,过量也会引起结石等疾病。5.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是维持骨骼健康和促进钙吸收的重要激素,有利于骨质的正常矿化。中国营养协会推荐我国成人摄入量为4001U/D,65岁以上摄入量为6001U/D。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