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心梗”毫无征兆,这些症状是你没注意
2023-08-18 16:16:34
作者:刘虹
作者单位:四川绵阳四0四医院(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急性心梗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疾病主要表现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心肌坏死,对人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严重时,可能会危及生命。由于大部分病患在心梗早期忽略了该疾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以至于延误病情。那么心梗病发的症状都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心梗的症状有哪些?

大多数心梗患者在病发之前都会有征兆,有可能在病发前几天出现征兆,也有可能更早,只要我们多加注意,就一定可以避免心梗病发。心梗早期病发的征兆具体如下。

1.心梗患者在病发之前,时常会感到胸部疼痛,该症状主要是患者在休息时或夜间容易发生,出现该症状时,很可能就是心梗病发的前兆。

2.如果患有心绞痛的患者感到心绞痛与胸痛症状比以往更加严重,并且在服用药物之后,疼痛症状并没有得到缓解,那么很可能就是心梗病发的前兆。

3.虽然患者没有心绞痛的疾病史,但是仍然会出现胸痛的症状,并且伴有多汗、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时就要引起重视,很有可能是心梗的前兆,必要时,应该立即就医进行治疗。

4.当患者突然出现心慌、憋闷的感觉,并且越来越严重时,应该立即就医进行治疗,很有可能是心梗的前兆。

5.如果突发心律失常等疾病或者出现劳累导致的身体疼痛时,很有可能是心梗的前兆,一定要引起重视,如有不适,应该立即就医。

导致心梗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1.过度劳累。无论是干体力活还是其他剧烈运动时,如果过度劳累,就会增加患者的心脏负担,导致冠状动脉狭窄,造成心肌缺血,所以,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

2.情绪波动。长期情绪波动容易引发心脏疾病,诱发心梗。

3.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由于生活以及其他方面的压力导致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体内摄入过多的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导致血脂浓度异常,造成血栓,引发急性心肌梗死。

4.保暖措施不到位。引发急性心梗的主要原因包括受到寒冷刺激,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在天气发生变化时,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从而引发心梗疾病。

5.便秘。便秘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但是如果老年人存在便秘现象时,一定要引起重视,因为,在排便困难时,人们通常会选择屏住呼吸用力排便,在排便时,就很容易导致心肌梗死。所以,一定要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有助于排便顺畅。

6.吸烟喝酒。长期吸烟喝酒可以将有害物质留存在体内,导致血脂水平发生异常,从而引发冠状动脉痉挛以及心肌缺氧,最终很可能引发心肌梗死。

如何预防心梗发生?

由于心梗病发对患者的心脏功能有很大影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提前预防心梗的发生,防患于未然。

1.保持情绪稳定。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情绪波动,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面对生活,有效预防心梗病发。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要在睡前看手机,避免刺激大脑兴奋导致失眠。避免过度劳累,多休息,注重劳逸结合。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清淡饮食,少食辛辣刺激的食物,注意饮食合理健康搭配,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吸烟喝酒的人应该戒烟戒酒。

4.加强身体锻炼。根据自身的实际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进行身体锻炼,例如,散步、打太极、慢跑等项目。并且要长期坚持锻炼,这样才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抵抗病毒的能力。

5.定期体检,立即就医。应该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预防疾病发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如果出现任何不适,应该立即就医进行治疗。

以上就是我们对心梗疾病相关知识的简要介绍,相信大家通过以上知识,已经对心梗疾病的征兆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应该多加提防心梗疾病的发生,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有效预防心梗疾病的发生,如果出现以上征兆,应该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