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从病因、症状和治疗,看懂急慢性胰腺炎的前世今生
2023-08-31 15:06:11
作者:卢桂环
作者单位: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急慢性胰腺炎作为一种常见的胰腺疾病,主要有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两种,本文通过对这两种胰腺炎进行分析,阐述其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深入了解其发病机制及病因,并学习急慢性胰腺炎的症状,区分其不同,针对病症加强治疗、缓解疼痛、改善功能等,还要加强疾病的预防,为此类疾病的了解和预防提供参考。

一、病因

急性胰腺炎通常因为胰腺内出现酶激活,损伤到自身组织,高脂肪、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会使胃肠道分泌增加,刺激胰液分泌,导致胰腺负担过重,易触发急性胰腺炎。胰腺炎常常与胰腺感染相关,细菌感染可以促进胰腺组织炎症的进展,导致急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发病较为持续,其中饮酒对胰腺产生直接毒性作用,导致胰腺发生炎症和纤维化,进而诱发慢性胰腺炎。长期存在的胆囊结石或胆总管结石,会导致胆道梗阻,引起胆汁淤积,加重胰管内压,损伤胰腺组织。其他因素如遗传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使用(如某些抗生素、胰岛素)等也可能引发慢性胰腺炎。

二、症状

急性胰腺炎的症状: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是剧烈的上腹痛,常常从脐部开始向上蔓延至胸部。急性胰腺炎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常常伴有发热,体温可超过37.5摄氏度。患者的腹部会出现明显的压痛和反跳痛,尤其是在左上腹部和脐周区域。由于胰液分泌减少,消化酶不足,导致食物无法充分消化,使患者出现腹泻或脂肪便。

慢性胰腺炎的症状:慢性胰腺炎导致胰液分泌减少,消化酶不足,患者常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等。长期胰腺炎的损伤会导致胰岛细胞的丧失,进而引发糖尿病。慢性胰腺炎的并发症之一是胆管受阻,导致胆红素无法正常排泄,使患者出现黄疸的症状。总而言之,急性胰腺炎的症状主要是剧烈的腹痛、恶心呕吐和发热,而慢性胰腺炎的症状则包括消化不良、持续性或间断性的腹痛、腹胀、脂肪便等。及时谨慎对待这些症状,寻求医生的诊断与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三、治疗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严重的胰腺疾病,其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病因治疗和支持治疗等方面。药物治疗通过使用镇痛药物,如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消炎药等,来缓解胰腺炎引起的剧痛。对于胰腺炎的病因,如胆石症、酒精性胰腺炎等,通过非手术治疗来控制疾病进展,如胆道引流术、酒精戒断等。对于胰腺炎的病因,如胆石症引起的梗阻、胰腺假性囊肿等,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胆道探查引流术、胰腺切除术等。患者在治疗期间需注意休息,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调节和生活方式改变,以加速康复。

慢性胰腺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胰腺疾病,其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节、病因治疗和支持治疗等方面。胰腺炎导致胰腺酶分泌减少,影响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可以通过口服胰腺酶制剂来帮助消化吸收,患者常伴有消化功能减退,导致营养吸收不良,可以通过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如静脉营养、胃肠道营养等。在饮食调节方面要限制脂肪摄入,慢性胰腺炎患者胰腺酶分泌减少,脂肪消化吸收能力下降,需要限制脂肪摄入,减少胰腺的负担,避免脂肪泻。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需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以控制病情的进展和减轻症状的发作。

胰腺炎作为一项较为严重的病症,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疾病的预防,要避免高脂饮食,如油炸食品、动物脂肪等,避免过度饮酒,保持均衡的饮食,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水平,避免发生胰腺炎。避免药物滥用,如某些抗生素、抗癫痫药等,可能会导致胰腺炎。胆管疾病,如胆管结石、胆管狭窄等,会增加患胰腺炎的风险。应及时治疗胆管疾病,减少胰腺炎的发生。预防胰腺炎的发生非常重要,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控制慢性疾病、避免损伤胰腺和及时治疗病因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胰腺炎的发生。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